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问
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
-
胰腺炎与胰腺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上有不同表现,不同人群在二者鉴别中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影响,老年人各项检查结果解读需谨慎,需综合各项情况进行鉴别。
急性胰腺炎:多呈突然发作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
慢性胰腺炎:腹痛是常见症状,可呈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放射至背部、两胁,患者常有消瘦、脂肪泻等表现,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胰腺癌:
腹痛多为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钻痛,夜间及仰卧与脊柱伸展时疼痛加重,俯卧、弯腰时疼痛可减轻,黄疸是胰腺癌,尤其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伴瘙痒,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且消瘦往往较为明显,短期内体重下降明显。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可见胰腺肿大,回声减低,胰周可有渗出等表现;慢性胰腺炎可见胰腺实质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胰石或囊肿形成等。
胰腺癌: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超声可显示胰腺形态不规则,肿块处回声异常,如低回声等,还可观察胆道、胰管扩张情况等。
CT检查: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边界模糊,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浑浊,可见渗出等;慢性胰腺炎可见胰腺萎缩或增大,胰管扩张,胰管结石等。
胰腺癌:CT可清晰显示胰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胰腺癌多表现为胰腺局部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增强扫描时肿块强化不明显,而周围正常胰腺组织强化明显,还可发现有无肝转移、淋巴结转移等。
MRI检查:
胰腺炎:MRI表现与CT类似,能更清晰显示胰腺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胰腺周围渗出等的显示可能有一定优势。
胰腺癌: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在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等方面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肿瘤标志物检查
CA19-9: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CA19-9可轻度升高,一般小于100U/ml,慢性胰腺炎时CA19-9也可升高,但升高幅度通常不如胰腺癌明显。
胰腺癌:CA19-9是胰腺癌较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常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的分期、预后等有一定关系,但是部分胰腺炎、胆道梗阻等疾病也可引起CA19-9升高,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CA242:
胰腺炎:胰腺炎时CA242一般无明显升高或轻度升高。
胰腺癌:胰腺癌患者CA242升高的阳性率也较高,在胰腺癌的诊断、监测复发等方面有一定价值。
病理学检查
胰腺炎:通过穿刺等获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胰腺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
胰腺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等,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可见癌细胞的异型性等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中都有影响。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男性更容易患慢性胰腺炎,进而需与胰腺癌鉴别;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胰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在鉴别时需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各项检查综合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各项检查结果的解读需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全面考虑其身体状况来进行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