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如何看贫血问
血常规如何看贫血
-
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及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与贫血相关,不同年龄段、性别、健康状况人群的这些指标正常范围不同,可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判断是否贫血及初步判断贫血类型,各指标在不同情况(如生理期、慢性疾病、特殊饮食等)下可能出现异常。
一、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血常规中判断贫血的关键指标。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约120~160g/L,成年女性约110~150g/L,新生儿约170~200g/L。当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提示可能存在贫血。不同年龄段参考值不同,新生儿、儿童的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差异,如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约110~140g/L,6~14岁儿童约120~150g/L。对于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血红蛋白可能会有生理性波动;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其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而出现异常。
二、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计数也与贫血相关。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约(4.0~5.5)×1012/L,成年女性约(3.5~5.0)×1012/L,新生儿约(6.0~7.0)×1012/L。红细胞计数减少常见于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但也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例如,在妊娠中晚期,由于血容量增加,红细胞计数可能相对降低,这是生理性的变化;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病史的人群,红细胞计数可能会异常降低。
三、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成年男性红细胞比容正常范围约40%~50%,成年女性约37%~48%。红细胞比容降低常见于各种贫血,其降低程度与贫血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的人群,红细胞比容可能会有异常改变,因为心肺疾病会影响氧气运输,机体可能会通过调节红细胞比容来适应;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原因,红细胞比容也可能出现变化。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范围约80~100fl。MCV可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MCV降低,如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时MCV升高,如巨幼细胞贫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MCV可能有一定差异,新生儿的MCV相对较高,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接近成人范围;患有肝脏疾病的儿童,MCV可能会出现异常改变。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正常范围约27~34pg。MCH降低常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H升高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对于素食者,若长期缺铁,可能会出现MCH降低的情况;孕妇由于需要为胎儿提供营养,若缺乏叶酸等,可能会导致MCH等指标异常。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范围约320~360g/L。MCHC降低见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HC升高较少见。有地中海贫血家族史的人群,MCHC可能会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可能会影响造血功能,导致MCHC等指标异常。
通过对血常规中上述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以及初步判断贫血的类型等,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人群在血常规指标上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