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该怎么办

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该怎么办

2025年09月29日 10:22:35
病情描述:

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黄辉
    黄辉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向他提问

    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需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包括观察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血肿量等;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少量等可保守治疗,大量等可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调整方案,不同年龄患者治疗及康复有差异,还需注意基础疾病控制以减少复发风险

    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临床症状观察: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如嗜睡、昏迷等)、头痛程度、呕吐情况、肢体活动状况等。若患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一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恶化。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囟门隆起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变化更需警惕。

    2.影像学检查:通过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血肿量、血肿范围等。一般根据血肿量分为少量、中量、大量硬膜下血肿。少量硬膜下血肿(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中量硬膜下血肿(血肿量30-60ml);大量硬膜下血肿(血肿量>60ml),中线结构移位明显。

    二、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

    1.保守治疗

    适应证:对于少量硬膜下血肿、患者意识清楚、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中线结构移位不超过5mm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变化,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如在有明确适应证时可考虑使用,但需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相关原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保守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本身抵抗力相对较弱,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血液流动缓慢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儿童患者保守治疗时要注意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血肿变化情况,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过程中需兼顾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2.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选择:

    钻孔引流术:适用于多数慢性硬膜下血肿及部分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对于大量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钻孔引流术可有效排出血肿,缓解颅内高压。手术通过颅骨钻孔,置入引流管,将血肿缓慢引流出来。

    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血肿量极大、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彻底清除血肿,修复受损脑组织。但开颅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需要更长时间,不同年龄患者恢复情况不同,老年患者恢复时间可能更长且并发症风险更高,儿童患者术后需密切关注神经功能恢复及生长发育情况。

    三、康复治疗及随访

    1.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神经系统损伤情况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等。对于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早期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床上翻身训练等;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可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训练。不同年龄患者康复治疗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康复治疗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采用适合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老年患者康复治疗要注重安全,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发生跌倒等意外。

    2.随访:患者出院后需定期进行随访,通过头颅CT等检查了解血肿吸收情况、有无复发等。一般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点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后续治疗及康复方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需密切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以减少硬膜下血肿复发等风险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