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脊髓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2025年09月29日 20:51:24
病情描述:

脊髓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项炜
    项炜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脊髓损伤可引发运动功能障碍(如截瘫、肌无力)、感觉障碍(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排尿和排便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异常、体温调节障碍)及疼痛(损伤部位疼痛、中枢性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受影响表现及后果有所不同,如儿童可能错过运动发育关键期、被忽视感觉障碍等,成年患者受生活工作影响大,老年人相关风险更高等。

    一、运动功能障碍

    1.截瘫: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运动功能丧失,常见于胸段脊髓损伤,不同节段损伤影响相应肌群运动,如颈髓损伤可导致四肢瘫,患者无法进行肢体的自主活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因运动功能受限错过正常运动发育关键期,成年患者则面临长期卧床相关的运动功能退化风险。

    2.肌无力: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力量减弱,可表现为部分肢体活动无力,能进行简单动作但力量不足,性别差异在此方面不明显,但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儿童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肢体运动学习和参与活动,成年人则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中的肢体劳作。

    二、感觉障碍

    1.浅感觉障碍: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患者对疼痛、冷热及接触等刺激的感知减退或消失,例如用针轻刺患者皮肤,损伤平面以下区域可能无法正常感知疼痛,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感觉障碍可能更易被忽视,而成年人能明显感觉到日常感知的缺失影响生活质量。

    2.深感觉障碍:本体感觉(如位置觉、运动觉)受损,患者难以感知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可能出现行走时步态不稳等情况,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深感觉障碍增加跌倒风险,儿童则可能影响其平衡能力发展和运动协调性。

    三、括约肌功能障碍

    1.排尿障碍:可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脊髓损伤后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受损,尿潴留时膀胱不能自主排空,尿失禁则是膀胱失去控制无法储存尿液,不同年龄人群均受影响,儿童可能出现尿床等情况且难以表达不适,成年患者会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和社交,女性患者可能因尿失禁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2.排便障碍:出现便秘或大便失禁,损伤导致肠道蠕动和排便反射异常,便秘时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大便失禁则是无法控制排便,年龄较小患儿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和肠道健康,成年患者会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心理上也易产生负担。

    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血压异常: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变为坐位或站立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症状,老年人因本身血压调节功能较弱,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跌倒风险更高,儿童一般较少出现,但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儿童若有脊髓损伤也可能受影响。

    2.体温调节障碍:表现为体温异常波动,由于自主神经对体温调节的失衡,可能出现高热或低温情况,尤其是颈髓损伤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时更明显,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脊髓损伤后体温异常更难控制,需特别关注并采取相应保暖或降温措施。

    五、疼痛

    1.损伤部位疼痛:脊髓损伤部位本身可出现疼痛,多为刺痛、钝痛等,可能与损伤导致的神经组织异常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不同,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被忽视,成年患者则会明显影响生活和情绪状态。

    2.中枢性疼痛: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区域出现中枢性神经性疼痛,表现为烧灼样、电击样疼痛等,较为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使疼痛管理更复杂,女性患者在疼痛影响下可能出现焦虑等情绪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