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慢性单纯性青光眼问
怎么判断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包括采集家族史、个人病史,进行眼压测量(非接触式、压平式眼压计)、眼底检查(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野检查,房角检查(房角开放)及其他辅助检查(OCT、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查等),且要根据不同患者特点调整检查,综合评估判断是否患病。
一、病史采集
1.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青光眼患者,因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与青光眼的发生相关,若家族中有患者,后代需更加关注眼部情况。
2.个人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可能影响眼压的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并发青光眼的风险可能升高。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眼外伤史等,眼外伤可能导致眼压异常进而引发青光眼相关问题。
二、眼部检查
1.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这是常用的筛查方法,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但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多高于正常范围,可反复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因为眼压具有波动性,单次测量正常不能排除青光眼可能。
压平式眼压计测量:能更准确测量眼压,对于怀疑有青光眼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确测量眼压值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眼压异常升高情况。
2.眼底检查
视盘检查:观察视盘的形态,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早期视盘可能出现杯盘比增大,正常杯盘比一般小于0.3,随着病情进展杯盘比可逐渐增大,如达到0.6及以上需高度警惕。同时观察视盘的色泽、边缘等情况,青光眼患者视盘可能出现色泽变淡等改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查:可通过眼底照相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方法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可能变薄,这是青光眼导致神经纤维受损的表现。
3.视野检查
静态视野检查:是诊断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测视野范围内不同点的光敏感度来绘制视野图。早期患者可能出现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等视野缺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逐渐扩大,严重时可出现管状视野等。例如,一些长期随访研究发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视野缺损会逐步加重,通过定期进行视野检查能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三、房角检查
通过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结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房角多为开放状态,这是与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鉴别点之一。房角开放意味着房水排出主要是通过小梁网途径,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主要是小梁网功能异常导致房水引流受阻,从而引起眼压升高。
四、其他辅助检查
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除了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外,还可观察黄斑区等情况,进一步评估青光眼对视网膜结构的损害,为病情诊断和评估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2.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查:可以更微观地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视神经纤维的结构,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的病理改变,但相对来说应用不如前几种检查普遍。
通过综合以上病史采集、眼部各项检查等多方面的评估,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检查时需根据其特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儿童患者检查配合度较低时可能需要采取更温和的检查方式;女性患者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等进行眼压等检查时要考虑生理因素对结果的可能影响;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高度用眼者需更加关注眼部检查结果;有相关病史的患者要在原有病史基础上更细致地进行青光眼相关排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