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胃灼热是怎么回事

胃灼热是怎么回事

2025年09月29日 11:32:43
病情描述:

胃灼热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张如兰
    张如兰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胃灼热是常见症状,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饮食因素、其他疾病及药物等引起,表现为胸骨后或上腹部灼热感及反酸、吞咽困难、呼吸道症状等,可通过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预防缓解,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胃灼热的原因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是位于食管和胃之间的一组肌肉,正常情况下它可以防止胃酸反流至食管。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时,如松弛或压力降低,就容易导致胃酸反流,引发胃灼热。例如,肥胖、妊娠等因素可能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肥胖患者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会增加腹腔内压力,从而容易使食管下括约肌受压松弛;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也可能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

    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容易引起胃灼热,比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同时可能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延长胃排空时间,导致胃酸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反流的几率;巧克力中的可可碱等成分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等物质也可能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

    其他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胃灼热,如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也可能损伤食管黏膜或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从而引发胃灼热。

    胃灼热的表现

    典型表现:主要是胸骨后或上腹部的灼热感,这种灼热感通常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尤其是在弯腰、平卧、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可能会加重。

    伴随症状:可能伴有反酸,即胃酸反流至口腔,感觉口中有酸味;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这是因为胃灼热可能导致食管痉挛或狭窄,影响食物的正常通过;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这是由于反流的胃酸刺激气道引起的。

    胃灼热的预防与缓解措施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胃灼热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过饱。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进食,以免夜间发生胃灼热。

    生活方式改变: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因为体重减轻可以降低腹腔内压力,有助于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避免穿紧身衣,减少对腹部的压力;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床头,一般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胃酸反流。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胃灼热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可能与饮食不当、先天性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完善等有关。要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多的甜食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关注儿童的体重情况,过于肥胖的儿童要适当控制体重。

    孕妇:孕妇是胃灼热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胃部,加上激素变化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孕妇应注意饮食调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饭后立即平卧,可以在饭后适当散步。如果胃灼热症状较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处理,因为孕妇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胃灼热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慢等因素有关。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胃灼热的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胃灼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了解其原因、表现以及预防缓解措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