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有黏液带血是怎么回事问
拉肚子有黏液带血是怎么回事
-
拉肚子有黏液带血可能由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性痢疾(志贺菌感染致腹泻黏液脓血便等)、沙门菌属感染(多种沙门菌致起病急发热腹泻等)、大肠埃希菌肠炎(某些血清型致腹泻等);非感染性因素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反复发作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后者病变节段性分布伴多种表现)、结直肠肿瘤(中老年多见,早期无症状,进展后有排便习惯改变等)、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不明,腹泻型有黏液便等),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儿童和老年人需特殊重视。
一、感染性因素
(一)细菌性痢疾
1.发病机制: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志贺菌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坏死和溃疡,导致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儿童和青壮年相对更易感染,常因食用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发病。
2.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初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伴有里急后重感。
(二)沙门菌属感染
1.发病机制:多种沙门菌可导致感染,如鼠伤寒沙门菌等,通过污染食物进入人体,在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炎症反应。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夏季高发,与饮食卫生密切相关,如食用未煮熟的肉类、蛋类等。
2.临床表现:起病较急,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可为黏液便、脓血便,每日次数不等。
(三)大肠埃希菌肠炎
1.发病机制: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可产生毒素或侵袭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病变。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易受影响,常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发病。
2.临床表现:腹泻,可为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可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炎症性肠病
1.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肠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结肠黏膜慢性炎症、溃疡形成。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一,可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
2.克罗恩病
发病机制:也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全层,呈节段性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期多见。
临床表现:腹泻,可为黏液便,少数患者有脓血便,常伴有腹痛、腹部包块、瘘管形成等,可伴有发热、营养不良等全身表现。
(二)结直肠肿瘤
1.发病机制: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肠道慢性炎症等可增加发病风险。中老年人群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升高。
2.临床表现: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便血,多为黏液脓血便,量一般较少,常伴有腹痛、腹部肿块、消瘦等表现。
(三)肠易激综合征
1.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后、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青年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
2.临床表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出现黏液便,一般无脓血,常伴有腹痛、腹胀,症状可因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素而加重。
当出现拉肚子有黏液带血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结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更应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多种可能的病因,全面评估病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