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镜怎么配问
高度近视眼镜怎么配
-
高度近视配镜需经过验光检查(散瞳验光和综合验光仪检查)、镜框选择(考虑材质重量和尺寸)、镜片选择(高折射率、非球面、抗蓝光等)、试戴与调整(评估视力舒适度并调整适配),儿童和老年人高度近视还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验光检查
1.散瞳验光:对于18岁以下的高度近视患者,由于其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通常需要进行散瞳验光。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及散光轴位等信息。一般使用阿托品眼膏等进行散瞳,散瞳后会出现暂时的畏光、视近模糊等现象,通常在2-3周后恢复。
2.综合验光仪检查:在散瞳验光的基础上,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精细调整,确定最佳的矫正视力和合适的眼镜度数。通过综合验光仪可以对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等进行全面、精确的评估,确保所配眼镜能够最大程度地矫正视力,同时让患者佩戴舒适。
二、镜框选择
1.镜框材质与重量:高度近视患者应选择重量较轻的镜框材质,如钛合金等。过重的镜框可能会对鼻梁和耳部造成较大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会引起不适甚至导致面部变形。钛合金镜框不仅重量轻,而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佩戴较为舒适。
2.镜框尺寸:镜框尺寸要合适,过大的镜框可能会使镜片边缘过厚,增加眼镜的重量和不美观程度;过小的镜框则无法完全覆盖眼睛,不能提供良好的矫正范围。一般来说,镜框的宽度应与脸部宽度相匹配,镜框的高度应能够覆盖住眼睛的上下边缘。
三、镜片选择
1.折射率选择:高度近视患者应选择高折射率的镜片,如1.74折射率的镜片。高折射率镜片可以使镜片更薄,减轻眼镜的重量和厚度,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和美观度。例如,6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选择1.74折射率的镜片比1.56折射率的镜片厚度可减少约一半。
2.非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相比球面镜片,成像质量更好,视野更清晰,边缘变形更小。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佩戴非球面镜片可以获得更接近真实的视觉效果,减少视物变形等问题。
3.抗蓝光镜片:如果患者经常使用电子设备,可选择具有抗蓝光功能的镜片。抗蓝光镜片能够过滤掉电子设备发出的部分蓝光,减轻眼睛的疲劳感。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可能会引起眼睛干涩、疲劳等不适症状,抗蓝光镜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四、试戴与调整
1.试戴评估:配好眼镜后,患者需要进行试戴,评估佩戴后的视力情况、舒适度等。试戴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让患者行走、阅读等,以感受佩戴眼镜后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如果出现头晕、视物变形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2.调整适配:根据试戴时患者反馈的问题进行调整,如镜框的松紧度、镜片的光学中心位置等。确保眼镜佩戴后,双眼能够正位,视物清晰、舒适,没有明显的不适和视觉异常。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高度近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度近视的进展可能较快。在配镜时除了要准确验光外,还需要密切关注近视度数的变化。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根据度数变化及时更换合适的眼镜。同时,要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
2.老年人高度近视:老年人高度近视可能同时伴有其他眼部问题,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在配镜时需要综合考虑眼部的整体情况。同时,老年人的眼部调节能力进一步下降,配镜后要确保远近视力都能得到良好的矫正,并且要注意眼镜的稳定性,避免因头部运动等导致眼镜滑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