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拉稀红色大便像果酱是怎么回事

拉稀红色大便像果酱是怎么回事

2025年09月29日 10:35:24
病情描述:

拉稀红色大便像果酱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张如兰
    张如兰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拉稀红色大便像果酱样可能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套叠、结直肠肿瘤等引起,需进行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病原学检查、腹部超声、结肠镜检查等,应及时就医,针对病因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整、休息与观察。

    一、可能的原因

    (一)细菌性痢疾

    1.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相对更易感染,尤其卫生习惯较差的儿童。

    2.发病机制:志贺菌感染肠道后,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坏死和溃疡,导致黏液脓血便,典型表现为果酱样脓血便。

    3.临床特点:常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大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

    (二)阿米巴痢疾

    1.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2.发病机制: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结肠壁,破坏组织形成溃疡,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腥臭味。

    3.临床特点:起病相对较缓,全身症状较轻,部分患者有右下腹压痛,粪便镜检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三)肠套叠

    1.年龄因素: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以4-10个月婴儿多见。

    2.发病机制: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出现果酱样血便,同时伴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包块等表现。

    3.临床特点:婴幼儿肠套叠典型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随后出现呕吐,数小时后出现果酱样大便。

    (四)结直肠肿瘤

    1.年龄性别: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2.发病机制:肠道肿瘤生长过程中发生坏死、溃疡,导致出血,与粪便混合后可出现果酱样血便,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部肿块、消瘦等症状。

    3.临床特点:随着肿瘤进展,症状逐渐加重,大便潜血试验可持续阳性,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二、需要进行的检查

    (一)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

    1.了解粪便中红细胞、白细胞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潜血阳性,有助于初步判断肠道是否有出血及炎症等情况。

    (二)病原学检查

    1.对于怀疑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的患者,进行粪便病原菌培养及阿米巴滋养体检查,以明确病原体。

    (三)腹部超声

    1.对于婴幼儿肠套叠,腹部超声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可发现肠套叠的“同心圆”或“靶环”征。

    (四)结肠镜检查

    1.对于年龄较大、有报警症状(如消瘦、贫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的患者,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发现肠道肿瘤等病变,并可取病理活检。

    三、应对建议

    (一)及时就医

    1.当出现拉稀红色大便像果酱样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对于婴幼儿出现此类症状,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肠套叠等疾病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二)针对病因治疗

    1.细菌性痢疾: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2.阿米巴痢疾:使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3.肠套叠:婴幼儿肠套叠可首先尝试空气灌肠等非手术复位治疗,若复位失败或病情较重则需手术治疗。

    4.结直肠肿瘤: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情况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三)一般护理

    1.饮食调整:患病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对于婴幼儿要合理喂养,保证营养摄入。

    2.休息与观察:患者应注意休息,密切观察大便的次数、性状、量以及伴随症状的变化,如腹痛、发热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总之,拉稀红色大便像果酱样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可能由多种严重疾病引起,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