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肺炎怎么诊断鉴别

小儿肺炎怎么诊断鉴别

2025年09月29日 20:11:00
病情描述:

小儿肺炎怎么诊断鉴别

医生回答(1)
  • 商晓红
    商晓红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肺炎的诊断需从病史与症状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病史与症状询问要考虑年龄、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体格检查观察一般状况和肺部体征;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CRP、病原学及胸X线/CT等;需与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肺结核、毛细支气管炎等鉴别。

    一、病史与症状询问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表现有差异,新生儿肺炎常不典型,可能仅有拒奶、吐沫等非特异表现;婴幼儿肺炎多有发热、咳嗽、气促等表现,而学龄儿童肺炎症状相对更类似成人,以发热、咳嗽为主。例如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后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

    生活方式相关:有呛奶史的小儿易患吸入性肺炎,需询问喂养情况,如是否存在呛奶、喂养姿势是否正确等。有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史的小儿患肺炎风险增加,要询问近期接触史。

    病史情况:既往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更易发生肺炎且病情可能较重,需详细询问既往病史。

    二、体格检查

    一般状况:观察小儿精神状态,肺炎患儿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测量体温,多数肺炎患儿有发热,但也有部分低体温情况,如新生儿肺炎或严重感染时。检查呼吸频率,婴幼儿呼吸频率增快(>60次/分钟)、儿童呼吸频率增快(>40次/分钟)要考虑肺炎可能。观察有无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是呼吸困难的重要体征。

    肺部体征:肺部听诊是重要检查方法,早期可闻及呼吸音粗,随后可闻及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易听到,深吸气末更明显。部分患儿可闻及呼气性喘鸣音等。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降低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多明显升高。

    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

    病原学检查

    病毒学检查:可通过鼻咽拭子、痰液等标本进行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检测,有助于明确病毒感染类型。

    细菌学检查:痰培养、血培养等可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使用。如怀疑肺炎链球菌肺炎,血培养可能培养出肺炎链球菌。

    胸部X线或CT检查:胸部X线是诊断肺炎的常用方法,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间质改变等。对于病情复杂或需鉴别诊断的患儿,可考虑行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如是否存在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例如支气管肺炎在X线上多表现为两肺中下野、内中带散在小斑片状阴影。

    四、鉴别诊断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胸部X线多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而肺炎肺部有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及典型X线表现。

    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随后可出现肺部感染表现,胸部X线可见肺不张、肺气肿等改变,与肺炎可通过异物吸入史及相关影像学表现鉴别。

    肺结核:常有结核接触史,起病较缓慢,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可见结核病灶,与肺炎通过病史、结核相关检查鉴别。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儿,主要表现为喘息、三凹征,肺部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胸部X线可见肺气肿及小点片状阴影,与肺炎可通过发病年龄、主要症状及体征等鉴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