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025年09月29日 19:33:31
病情描述: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医生回答(1)
  • 王翔
    王翔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如腹痛、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等、粪便弹性蛋白酶-1、血糖等)、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MRCP)和胰腺功能试验(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试验);鉴别诊断需与其他腹痛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胆石症)、胰腺肿瘤(如胰腺癌、胰腺囊腺瘤)及其他胰腺疾病鉴别。

    一、慢性胰腺炎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钝痛或剧痛,常呈反复发作性。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腹痛可能表述不清,需仔细观察其行为变化。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更易出现腹痛症状,有既往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复发腹痛风险较高。

    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如食欲减退、腹胀、脂肪泻等。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影响身体发育;女性患者可能因营养状况不佳影响内分泌等。

    3.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相关表现,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在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可升高,但多数患者在缓解期正常或轻度升高。

    2.粪便弹性蛋白酶-1:粪便弹性蛋白酶-1水平降低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是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

    3.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导致的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会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实质回声不均匀、胰管扩张、胰管结石等,但对于较轻病变可能漏诊。儿童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过度辐射。

    2.CT检查: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胰腺形态、胰管扩张、胰管结石、胰腺钙化等情况。增强CT还可评估胰腺血供情况。

    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管病变显示效果更佳,能清晰显示胰管扩张、狭窄、结石等情况,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四)胰腺功能试验

    1.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试验:通过静脉注射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刺激胰腺分泌,测定胰液分泌量、碳酸氢盐浓度及胰酶含量,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但该检查操作相对复杂,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一)与其他腹痛疾病鉴别

    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多有周期性、节律性,与进食相关,胃镜检查可发现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灶,而慢性胰腺炎腹痛虽与进食有关,但疼痛性质及胃镜检查结果不同。

    2.胆石症:胆石症引起的腹痛多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部放射,常伴有黄疸,腹部超声或CT可发现胆囊或胆管结石,与慢性胰腺炎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二)与胰腺肿瘤鉴别

    1.胰腺癌:胰腺癌多为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可伴有消瘦、黄疸等症状,CT及磁共振检查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肿瘤标志物CA19-9等常明显升高,而慢性胰腺炎一般无进行性加重的占位性病变及明显的肿瘤标志物升高。

    2.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瘤影像学表现为胰腺囊性病变,与慢性胰腺炎的胰管扩张、实质回声改变等有区别,通过进一步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关检查可鉴别。

    (三)与其他胰腺疾病鉴别

    1.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血淀粉酶及脂肪酶显著升高,腹痛程度剧烈,病程相对较短,而慢性胰腺炎多为反复发作的腹痛,病情相对迁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有慢性改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