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心脏介入手术过程就是

小儿心脏介入手术过程就是

2025年09月30日 20:37:27
病情描述:

小儿心脏介入手术过程就是

医生回答(1)
  • 周晓阳
    周晓阳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心脏介入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术前要评估患儿并做准备;术中需准备穿刺部位、插入导管并处理病变;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护理穿刺部位、让患儿卧床休息,整个过程需多学科配合,要考虑小儿特点确保手术顺利和预后良好。

    一、术前准备

    1.患儿评估: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评估心脏病变的类型、程度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心脏介入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患儿准备:术前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一般根据患儿年龄等情况而定,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同时要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抚,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需在旁陪伴给予安慰。

    二、术中操作

    1.穿刺部位准备:通常会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股动脉、股静脉等,进行皮肤消毒,铺无菌巾。

    2.导管插入:通过穿刺部位将导管插入血管,然后借助X线等影像引导,将导管逐步送入心脏相应部位。例如,对于房间隔缺损等疾病的介入治疗,需要将导管准确送至缺损部位。

    3.病变处理:根据不同的心脏病变进行相应操作。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会将封堵器通过导管送至病变部位,释放封堵器来封闭缺损等病变;如果是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会通过导管发放射频电流,消融异常的心肌组织等。

    三、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异常变化。

    2.穿刺部位护理:注意穿刺部位的包扎情况,观察有无出血、渗血等,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3.卧床休息:患儿需适当卧床休息一段时间,限制穿刺侧肢体的活动,防止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

    小儿心脏介入手术是一个较为精细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并且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操作,同时术后的精心护理对患儿的康复也至关重要。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处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良好预后。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