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脑梗的原因

脑梗的原因

2025年09月30日 16:32:30
病情描述:

脑梗的原因

医生回答(1)
  • 高媛媛
    高媛媛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脑梗的发生与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血管壁病变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原因,还有动脉炎;血液成分改变包括血液黏稠度增加和凝血机制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有低血压和心功能障碍,不同情况各有其引发脑梗的机制及相关人群特点。

    动脉炎:各种炎症性疾病累及脑血管壁,如感染性动脉炎(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自身免疫性动脉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相关的动脉炎)。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血管壁结构,影响血管正常功能,可能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进而引发脑梗。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自身免疫性动脉炎在中青年女性中相对多见。

    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黏稠度增加: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情况可使血液黏稠度升高。例如,严重脱水时,体内水分减少,血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相对比例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脑梗。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可能更易出现脱水相关血液黏稠度变化,而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则是因自身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异常。

    凝血机制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应用抗凝药物过量等可导致凝血机制异常。DIC多发生在严重感染、创伤等基础疾病情况下,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广泛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之后又出现纤溶亢进,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严重感染患者,需密切关注凝血功能变化,避免脑梗发生。

    血流动力学改变

    低血压:血压急剧下降,如大出血、严重脱水、心源性休克等导致脑灌注压降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在体位突然改变、大量失血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低血压,从而增加脑梗风险。例如,老年人晨起后突然站立,可能因血压调节不及时出现低血压,影响脑部供血。

    心功能障碍: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血管,阻塞血管引发脑梗。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心房颤动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脑梗。例如,心房颤动患者需规范抗凝治疗,降低血栓形成和脑梗发生的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