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红斑狼疮

什么是红斑狼疮

2025年09月30日 15:33:12
病情描述:

什么是红斑狼疮

医生回答(1)
  • 曾萍
    曾萍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皮肤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型有蝶形红斑等表现,少数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全身、皮肤黏膜及多系统受累表现,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雌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有家族史人群需避免紫外线等,患者要规范治疗监测

    皮肤型红斑狼疮

    单纯皮肤型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如典型的蝶形红斑,多位于面部,呈对称性分布,红斑为扁平或稍隆起的水肿性红斑,颜色可为淡红、鲜红或紫红色等。另外还有盘状红斑,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红斑上有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后,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好发于头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但少数可能会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身症状:患者常出现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还可能有乏力、疲倦、体重下降等表现。

    皮肤黏膜表现:除了可能有类似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蝶形红斑等皮肤损害外,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等黏膜损害。

    多系统受累表现

    肾脏受累: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肾炎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研究表明,约50%-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

    血液系统受累:常见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易感染、皮肤瘀点瘀斑等表现。

    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认知障碍等。

    心血管系统受累: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等,表现为胸痛、心悸等。

    消化系统受累: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

    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等)、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遗传易感性在红斑狼疮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紫外线照射可诱发或加重红斑狼疮病情,因为紫外线可使皮肤细胞凋亡,暴露自身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反应。对于女性患者,雌激素可能参与了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青春期女性和育龄期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劳累等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红斑狼疮的发病风险或导致病情波动。对于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应注意避免紫外线过度暴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而对于已患有红斑狼疮的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