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如何进行院前处理问
急性心梗如何进行院前处理
-
急性心梗需识别判断症状,包括剧烈持久胸痛等,及时呼叫急救,现场处置要让患者休息、吸氧、去除诱因,不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女性、有基础病史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识别与判断
1.症状表现:急性心梗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且持久的胸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同时可能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病史者,出现上述症状更应高度怀疑急性心梗。
2.呼叫急救:一旦怀疑发生急性心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调度员准确描述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等信息。在儿童中,急性心梗相对少见,但如果儿童出现持续的胸痛、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情况,也需及时呼叫急救。
二、现场处置
1.让患者休息:应让患者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心脏负担。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使其保持安静,避免哭闹增加心脏耗氧。
2.吸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为患者提供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儿童吸氧时要注意氧流量的控制,根据年龄等因素调整,避免氧流量过大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3.去除诱因:解开患者的领口、腰带等束缚部位,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但这需要专业的急救培训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应按照急救电话中的指导进行操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院前处理时要更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由于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敏感,症状可能不典型,更要仔细辨别病情。在搬运等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加重病情。
2.儿童:儿童急性心梗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院前处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的呼吸道通畅,吸氧时严格控制氧流量。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因为儿童可能因恐惧而不配合救治措施。
3.女性:女性急性心梗的症状有时可能不典型,如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等,容易被忽视。在院前处理时,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女性患者在搬运等过程中要注意体位的舒适性,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不适。
4.有基础病史者: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院前处理时要继续关注其基础疾病相关指标的变化。例如,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在使用药物等方面要格外谨慎,遵循急救优先的原则,以挽救生命为首要目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