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血吸虫肝病

什么是血吸虫肝病

2025年09月30日 13:25:09
病情描述:

什么是血吸虫肝病

医生回答(1)
  • 何强
    何强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血吸虫肝病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经皮肤接触疫水感染,病理上虫卵致肉芽肿及纤维增生,分急、慢、晚三期,诊断靠病原、免疫及影像,预防要避免接触疫水、管理粪便、普查普治,儿童孕妇感染需特殊关注。

    病因及感染途径

    病因:主要是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成虫在门静脉系统内寄生,雌虫产卵,部分虫卵沉积于肝脏等组织。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比如在流行区进行田间劳作、游泳、洗手等接触疫水的行为都可能导致感染。

    病理过程

    血吸虫卵沉积在肝脏汇管区,引起虫卵肉芽肿反应,初期主要是细胞免疫反应,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早期肝脏可能体积略大,质地稍硬;晚期可导致肝内门静脉分支虫卵栓塞、静脉内膜炎、血栓形成和机化,以及门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发展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出现肝内血管阻塞,门静脉高压,表现为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临床表现

    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多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伴有腹痛、腹泻,肝大较为常见,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皮疹等表现。

    慢性期:症状相对较轻,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表现,肝大或脾大较为常见,长期患病可导致劳动力下降。

    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现脾功能亢进(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粪便检查找到血吸虫虫卵或孵化出毛蚴是确诊的依据。

    免疫学诊断:常用的有血吸虫抗体检测等,如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可辅助诊断,但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肝脏大小、质地改变,门静脉系统情况等;CT或MRI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肝脏病变程度及门静脉高压情况等。

    预防措施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要避免接触疫水,如加强个人防护,在流行区的河流、湖泊等疫水区域工作或活动时,穿防护靴等;管理好粪便,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切断血吸虫的传播途径;对流行区的居民进行普查普治,控制传染源。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血吸虫后,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更应注重预防,避免接触疫水,一旦怀疑感染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因为儿童的肝脏等器官处于发育阶段,血吸虫肝病对其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少对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孕妇:孕妇感染血吸虫后,病情可能较为复杂,诊断和治疗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等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处理,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