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了怎么办问
失眠了怎么办
-
非药物干预包括保持卧室适宜环境、建立规律作息、通过深呼吸等心理调适及避免睡前不良生活方式调整,儿童需营造专属空间等,孕妇优先非药物调整,老年人关注健康,若长时间非药物干预无效或有严重相关症状需及时就诊排查睡眠障碍相关疾病并针对性处理。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调整:保持卧室安静、光线黑暗及温度适宜(一般18~25℃较适宜),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营造良好睡眠环境,避免睡前接触强光及嘈杂声音干扰睡眠。例如,选择质地厚实的遮光窗帘阻挡外界光线,使用隔音效果好的耳塞降低环境噪音。
2.作息管理: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固定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即使前一晚睡眠不足,次日也不宜过度补觉,白天尽量避免长时间午睡(儿童午睡时间控制在1~2小时内为宜),以维持生物钟稳定。如儿童应保证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的充足且规律睡眠时间。
3.心理调适:睡前可通过深呼吸练习(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重复多次)、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焦虑紧张情绪。避免睡前思考复杂或压力性问题,可通过写日记等方式释放情绪。孕妇需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因孕期焦虑等情绪影响睡眠。
4.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避免睡前大量进食或饮用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减少睡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时间,因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老年人需关注身体状况,若长期失眠且伴有其他躯体不适(如疼痛、心悸等),需排查是否由疾病因素导致。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营造安静舒适的儿童专属睡眠空间,避免睡前观看刺激性动画或玩激烈游戏,家长可通过轻柔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儿童放松入睡,同时严格遵循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睡眠时间要求,保证睡眠规律。
2.孕妇:优先采用非药物方式调整睡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干预。可通过左侧卧位、适当按摩等方式缓解身体不适,保持心态平和,若睡眠问题持续且影响生活,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
3.老年人:作息规律同时需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若失眠伴随躯体疾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如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等引发的睡眠问题,避免自行盲目使用助眠药物,以防产生不良影响。
三、就医情况提示
若通过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长时间仍无法改善失眠状况,或失眠同时伴有严重抑郁、焦虑情绪、频繁夜间惊醒、白天严重困倦影响日常生活等情况,需及时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睡眠障碍相关疾病(如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并依据具体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