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2025年09月30日 10:34:51
病情描述:

间接胆红素

医生回答(1)
  • 张剑
    张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代谢转化而来与白蛋白结合运输至肝脏处理形成结合胆红素,成人血清正常参考值有差异且反映胆红素代谢功能,升高见于溶血性疾病、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降低少见可能见于低色素性贫血,新生儿因肝功能不完善易生理性黄疸,老年人肝功能减退需关注基础肝病,妊娠期女性肝脏负担重需监测,有溶血性疾病病史人群要定期检查。

    一、间接胆红素的基本定义

    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血红蛋白经代谢转化而来,在血液循环中与白蛋白结合运输至肝脏,待肝脏处理后形成结合胆红素。

    二、正常参考范围及意义

    成人血清间接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为1.7~10.2μmol/L(不同检测方法或实验室参考范围略有差异),该指标反映胆红素代谢中未结合状态胆红素的水平,是评估胆红素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临床意义之升高情况

    (一)溶血性疾病相关

    大量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增加,超出肝脏处理能力时可致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地中海贫血、新生儿溶血病等。例如新生儿溶血病因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破坏增多,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

    (二)肝细胞性黄疸相关

    肝细胞受损时,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能力下降,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可使间接胆红素升高。以病毒性肝炎为例,病毒侵袭肝细胞,影响其正常代谢功能,导致间接胆红素水平异常。

    (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相关

    如Gilbert综合征,因肝细胞摄取胆红素功能障碍及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可出现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多为先天性遗传因素导致。

    四、临床意义之降低情况

    间接胆红素降低较为少见,可能见于低色素性贫血等疾病,因红细胞生成减少或异常,胆红素生成相应减少,从而导致间接胆红素水平降低。

    五、特殊人群考虑

    (一)新生儿

    新生儿肝功能发育不完善,生理性黄疸常见,主要与间接胆红素代谢特点相关,早产儿肝脏功能更不成熟,更易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需密切监测黄疸程度,如黄疸过重可能需光疗等干预措施,以保障新生儿健康。

    (二)老年人

    老年人若存在肝功能减退,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可能出现间接胆红素代谢异常,需关注是否存在基础肝病,如肝炎、肝硬化等,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间肝脏负担加重,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需监测间接胆红素等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四)有溶血性疾病病史人群

    此类人群应定期检查间接胆红素,因疾病可能复发或病情波动,及时监测可早期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预防不良后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