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是什么病问
肝包虫病是什么病
-
肝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寄生肝脏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传染源是感染该绦虫的犬等,经口感染,早期常无症状,囊肿破裂有严重表现,可通过超声、CT等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也可药物辅助,需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
病因
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犬等终宿主,虫卵随其粪便排出,污染环境、水源、食物等。
传播途径:人主要是通过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感染。虫卵在人体十二指肠内孵化出六钩蚴,六钩蚴钻入肠壁小静脉,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等器官,发育成包虫囊肿。
易患人群:从事与犬密切接触工作的人群,如牧民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在生活方式方面,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有生食或半生食可能被虫卵污染的食物习惯的人群更易感染。儿童由于卫生防护意识相对较弱,也可能成为易患人群,且儿童感染后,包虫囊肿在肝脏内的生长可能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包虫囊肿逐渐增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表现。例如,压迫胆道可引起胆道梗阻,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压迫肝组织可能导致右上腹隐痛、坠胀感等。
囊肿破裂:是较为严重的情况,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突然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若破裂入腹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剧烈腹痛、腹肌紧张等急腹症表现;若破裂入胆管,可引起胆管炎,出现发热、寒战、黄疸等症状。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发现肝脏内的囊性占位,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囊壁较厚,有时可见囊壁钙化或囊内子囊等特征性表现。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包虫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磁共振成像(MRI):对包虫囊肿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在鉴别诊断方面有优势。
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如棘球蚴抗体检测等有助于辅助诊断,若抗体阳性提示可能有包虫感染,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引起过敏反应和复发。根据囊肿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等。
药物治疗:在一些不能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等情况下可能会使用药物,例如阿苯达唑等苯并咪唑类药物,可抑制棘球蚴的生长,但药物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且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预防
管理传染源:对犬等宠物进行定期驱虫,控制细粒棘球绦虫在动物中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等。
保护易感人群:特别是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要加强防护意识,如接触犬后要及时洗手等。对于儿童,家长要加强对其卫生习惯的培养,减少感染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