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房颤名词解释是什么

房颤名词解释是什么

2025年09月30日 18:03:25
病情描述:

房颤名词解释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马为
    马为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发病与心房结构重构、电重构及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等有关,有部分无症状、部分有心悸等症状,体征有心律不齐等,按持续时间分阵发性、持续性等,按病因分结构性等相关房颤,最大危害是增血栓形成致脑卒中风险,还可致心衰等并发症,不同人群风险有别。

    1.发病机制

    房颤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心房结构重构、电重构以及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心房扩大可导致心肌细胞间的传导不均匀,进而引发电活动的紊乱;而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如交感神经兴奋或迷走神经张力改变等,也会影响心房的电活动,促使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2.临床表现

    症状方面: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被发现;而有些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基础健康状况的人群,房颤的临床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比如,老年患者由于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可能更容易出现明显的心悸、气短等症状;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对房颤的发生和症状产生一定影响。

    体征方面:听诊时可发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即脉率少于心率)等体征。

    3.分类

    按持续时间分类

    阵发性房颤: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其发生可能与一些诱因有关,如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不同年龄人群诱因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更多与情绪、饮酒等相关,老年人可能与基础心脏疾病等有关。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一般不能自行转复,需药物或电复律等干预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大于1年,患者对房颤的耐受性可能逐渐改变,症状表现也可能趋于相对稳定,但仍存在血栓形成等风险。

    永久性房颤: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转复后又很快复发的房颤。

    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结构性心脏病相关房颤(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导致心房结构改变引发的房颤)、非结构性心脏病相关房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相关的房颤)等。不同病因的房颤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的房颤,在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后可能会对房颤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4.危害

    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就会导致脑栓塞,即缺血性脑卒中。而且,不同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房颤合并脑卒中的风险越高。此外,房颤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脏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