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是啥问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是啥
-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心血管疾病,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柯萨奇病毒B组常见,有轻症和重症表现,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多数预后好,少数有后遗症,可通过加强锻炼、注意卫生等预防。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多种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组最为常见。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变性等;也可通过免疫反应介导心肌损伤,机体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抗体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错误地攻击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
1.轻症:部分患儿可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心电图轻度异常,如ST-T改变等,或仅有乏力、多汗、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
2.重症:病情较重的患儿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水肿、肝脏肿大等;严重时可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面色灰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还可能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甚至危及生命。
三、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可出现ST段改变、T波低平或倒置、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但心电图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心肌炎。
2.心肌酶学检查: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等心肌酶谱升高,提示心肌损伤。
3.病毒学检查:可从患儿血液、粪便、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病毒核酸或病毒抗体,有助于明确病因。
4.心脏超声检查: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肌厚度、运动情况、心腔大小、射血分数等,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一般休息时间根据病情轻重而定,轻症可能需要休息数周,重症可能需要休息数月。同时,要加强营养,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2.药物治疗: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使用相关药物,如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对于有心力衰竭的患儿,可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存在心律失常时,可根据心律失常类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谨慎用药,避免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3.对症支持治疗:如出现心源性休克时,需要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电复律等治疗措施。
五、预后情况
大多数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以痊愈,预后良好。但少数重症患儿可能遗留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后遗症,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六、预防措施
1.加强儿童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2.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儿童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感染患者。在病毒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3.对于有病毒感染病史的儿童,如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心肌炎并进行治疗,降低重症心肌炎的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