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问
病毒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炎症病变,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有轻症和重症等临床表现,可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预后有差异,康复需注意活动等,可通过增强体质和预防病毒感染来预防。
一、定义与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多种病毒都可能引起,如柯萨奇B组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也可通过免疫反应引发心肌损伤。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轻症: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表现,可能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被发现。
重症: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头晕、黑矇等。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精神差、拒食等情况。
2.体征
可有心律失常相关体征,如心率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等。
病情严重出现心力衰竭时,可闻及肺部湿啰音、心脏扩大等体征。
三、诊断方法
1.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传导阻滞等。
2.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升高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还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也可升高。
3.病毒学检查:部分患者可从心肌组织、血液或粪便中检测出病毒相关成分,但阳性率不是很高。
4.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肌厚度改变、心室收缩舒张功能情况等。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休息,如果是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利于心肌修复。
注意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
2.药物治疗
针对心律失常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根据具体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药物。
对于心力衰竭可使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但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
如果考虑有免疫反应参与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儿童患者使用药物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
五、预后与康复
1.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可痊愈,预后良好。但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遗留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儿童患者的预后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2.康复
病情稳定后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监测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儿童患者康复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活动耐力等,遵循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
六、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
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儿童可进行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2.预防病毒感染
在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如果发生病毒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等,要及时、积极治疗,防止病毒侵犯心肌引发心肌炎。儿童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