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问
脑出血病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脑出血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降低颅内压(用甘露醇、呋塞米、糖皮质激素)、调控血压(遵循一般原则、选择合适药物)、手术治疗(符合适应证选去骨瓣减压术等方式)、康复治疗(早期和后期分别进行相应康复训练)。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易出现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证有效通气。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呼吸道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更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营养支持:发病后需尽早进行营养支持,保证热量供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考虑鼻饲等方式提供营养,避免因营养不良影响康复。老年患者通常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在营养支持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及喂养方式。
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通过静脉输注甘露醇来降低颅内压,其作用机制是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向血浆转移,从而减轻脑水肿。但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甘露醇需谨慎,防止加重肾脏负担。
呋塞米:可与甘露醇联合使用,增强脱水效果。对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脑出血患者,使用呋塞米时要注意监测心脏功能变化。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如病情较重的患者。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带来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
调控血压
一般原则:脑出血后血压升高是机体对颅内压增高的一种代偿反应,通常不急于快速降压,应先处理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但当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需积极降压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压调控目标略有差异,一般老年患者血压调控不宜过低,避免脑灌注不足。
降压药物选择:可选用拉贝洛尔等药物,其对胎儿影响较小,若患者为妊娠期女性脑出血则较为适用;对于一般患者也可根据情况选用卡托普利等药物,但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如大脑半球出血量≥30ml、小脑出血量≥10ml或出现脑干受压征象等情况,通常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年龄较大、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手术方式:包括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等。去骨瓣减压术可迅速降低颅内压,适用于颅内压增高明显的患者;血肿清除术则直接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对于适合的患者可有效改善预后。
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对于存在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早期进行被动运动等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的康复训练强度和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例如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温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后期康复:病情进入恢复期后,进一步加强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劝导其改正,以利于康复效果的巩固。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