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拔罐后皮肤肿了是怎么回事

拔罐后皮肤肿了是怎么回事

2025年09月30日 14:23:58
病情描述:

拔罐后皮肤肿了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毛越苹
    毛越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拔罐后皮肤肿有负压过大、拔罐时间过长、个体皮肤差异等常见原因,轻度肿胀可观察并保持皮肤清洁,重度肿胀需及时就医,可通过合理设置负压和时间、选择合适拔罐工具和部位来预防拔罐后皮肤肿,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拔罐后健康。

    一、拔罐后皮肤肿了的常见原因

    (一)负压过大

    拔罐是通过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若拔罐时负压设置过高,超出了皮肤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容易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皮肤肿胀。一般来说,对于皮肤较为敏感、肌肉浅薄部位(如脸部、胸部等)的人群,更易因负压过大出现肿胀情况,而青壮年肌肉丰厚部位相对耐受负压能力稍强,但也并非绝对不出现肿胀。

    (二)拔罐时间过长

    拔罐时间持续过久,会使局部组织受到过度的刺激,血液循环障碍加剧,从而引发皮肤肿胀。不同人群耐受拔罐时间不同,老年人新陈代谢相对缓慢,皮肤、肌肉等组织修复能力较弱,拔罐时间过长更易出现肿胀;年轻人新陈代谢快,耐受时间相对长些,但也不宜过长时间拔罐。

    (三)个体皮肤差异

    有些人皮肤较为脆弱,拔罐后更容易出现局部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肿胀。比如本身患有皮肤敏感类疾病(如过敏性皮炎等)的人群,拔罐后皮肤肿的概率相对更高,而健康皮肤人群相对不易出现。

    二、肿胀后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轻度肿胀的处理

    若肿胀较轻,可先观察,一般在数小时至1-2天内可自行消退。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持拔罐部位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对于不同人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因活动等导致肿胀部位摩擦加重;儿童皮肤娇嫩,更要加强看护,防止其触碰肿胀部位。

    (二)重度肿胀的应对

    如果肿胀明显且伴有疼痛、皮肤发紫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可能会采取局部冷敷(但要注意冷敷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儿童冷敷时更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药物辅助等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拔罐后出现肿胀更要谨慎处理,因为这类人群伤口愈合能力差,需密切关注肿胀部位变化,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三、预防拔罐后皮肤肿的措施

    (一)合理设置负压和时间

    根据自身皮肤状况、拔罐部位来合理设置拔罐负压和时间。肌肉丰厚部位可适当延长时间、加大负压,但也不宜过度;皮肤敏感部位、肌肉浅薄部位负压要小,时间要短。老年人和儿童在拔罐时更要严格控制负压和时间,儿童一般建议拔罐时间短、负压小,老年人根据身体耐受情况调整。

    (二)选择合适的拔罐工具和部位

    选择质量合格、适合自己的拔罐工具。同时,要避开皮肤破损、瘢痕、有痣的部位拔罐。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小型拔罐工具,避开关键部位;老年人要根据自身关节、肌肉等情况选择合适部位拔罐,避免在关节活动频繁部位长时间拔罐。

    总之,拔罐后皮肤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原因、做好预防及正确处理肿胀情况对于保障拔罐后的健康至关重要,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