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慢性湿疹和急性湿疹怎么区分

慢性湿疹和急性湿疹怎么区分

2025年09月30日 21:02:38
病情描述:

慢性湿疹和急性湿疹怎么区分

医生回答(1)
  • 王家璧
    王家璧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湿疹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病急、病程短,有红斑丘疹、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好发于身体多部位;慢性由急性迁延而来、病程长,有皮肤增厚粗糙、色素改变等,瘙痒相对轻,儿童急性湿疹好发头面部且易继发感染,孕妇和老年人患湿疹各有特点,孕妇用药需谨慎,老年人因皮肤干燥易患慢性湿疹且搔抓不及时致迁延不愈。

    一、发病急缓与病程时长

    急性湿疹:发病较为急促,病程相对较短。通常在数天至数周内发病并发展。例如,可能在接触某些致敏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皮肤迅速出现红斑、丘疹等表现。其病程一般小于6周。

    慢性湿疹:由急性湿疹迁延而来,发病相对隐匿,病程较长。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往往是在急性湿疹未得到有效控制,反复发作后逐渐转变为慢性,皮肤表现为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等。

    二、皮肤表现特点

    急性湿疹:

    红斑丘疹阶段:初期多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密集分布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边界不清。这是因为急性炎症反应明显,皮肤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表皮和真皮浅层出现上述改变。

    渗出倾向:由于表皮细胞间水肿明显,容易出现渗出液,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表现。尤其在头面部、四肢远端等部位,渗出相对较常见,这与局部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液循环有关。

    好发部位: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皮肤相对较薄嫩,且易受外界刺激。

    慢性湿疹:

    皮肤增厚粗糙:皮肤纹理加深,出现苔藓样变,皮肤变得肥厚、粗糙,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皮角化过度和真皮纤维组织增生。

    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因长期炎症及搔抓等刺激,局部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表现为颜色加深;也可能出现色素减退,颜色变浅,这与皮肤内的黑素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好发部位: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部位,多为局限性,边界相对清楚。

    三、自觉症状差异

    急性湿疹:瘙痒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频繁搔抓,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瘙痒是由于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

    慢性湿疹:瘙痒程度相对急性湿疹较轻,但也可因局部皮肤干燥、搔抓等因素而加重,长期瘙痒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因为慢性病程长,瘙痒反复,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有一定影响。

    四、年龄与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

    儿童急性湿疹好发于头面部,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较明显,因儿童皮肤薄嫩,搔抓后易继发感染。慢性湿疹在儿童中相对急性湿疹少见,但一旦发生,皮肤增厚等表现可能影响儿童皮肤的正常发育,家长需注意避免儿童过度搔抓。

    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湿疹时需谨慎用药,因为急性湿疹的渗出等表现可能因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加重,而慢性湿疹可能因孕期身体状态改变而反复发作,用药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患慢性湿疹相对较多,皮肤干燥是重要因素,因老年人皮肤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增厚等慢性湿疹表现。且老年人感觉相对迟钝,搔抓可能不及时,导致湿疹迁延不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