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怎么洗牙

怎么洗牙

2025年09月30日 11:44:11
病情描述:

怎么洗牙

医生回答(1)
  • 韩俊
    韩俊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洗牙包括口腔检查、超声洁治、手工精细刮治、冲洗抛光步骤;健康人群每年1-2次,吸烟等易生菌斑牙结石者半年左右,儿童、孕妇、牙周疾病者有不同洗牙频率;洗牙前要告知医生健康状况和服药情况,洗牙后注意牙齿敏感、牙龈出血及保持口腔卫生,不同人群洗牙后护理有差异。

    1.口腔检查:洗牙前医生会先进行口腔检查,了解口腔的基本情况,包括牙齿的清洁程度、有无龋齿、牙龈的健康状况等。这一步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有不同生活方式或病史的人群都很重要,比如有牙周病史的人需要更仔细评估牙龈情况。

    2.超声洁治:医生会使用超声洁牙机,利用高频振动的工作尖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超声洁治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水雾和震动,不同人群对这种感觉的耐受度不同,一般都能适应,但对于儿童需要更加温和的操作。

    3.手工精细刮治:对于一些超声洁治难以到达的部位,如牙齿根面等,会使用手工刮治器进行精细刮治,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

    4.冲洗抛光:洁治后会用生理盐水等对口腔进行冲洗,冲掉洗牙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等,然后使用抛光器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使牙齿表面更加光滑,减少菌斑的附着。

    洗牙的频率

    健康人群:一般建议每年进行1-2次洗牙。但如果是生活方式导致容易产生菌斑和牙结石的人群,比如吸烟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洗牙,每半年左右一次。

    特殊人群:

    儿童:如果儿童口腔卫生不佳,有较多菌斑附着等情况,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洗牙,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口腔,必要时洗牙。

    孕妇: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如牙龈出血、牙龈炎等,建议在孕前将口腔问题处理好,孕期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在医生评估后进行洗牙,但要选择正规的口腔机构,操作要轻柔。

    有牙周疾病的人群:牙周炎患者通常需要每3-6个月洗牙一次,因为这类人群口腔内菌斑和牙结石形成较快,需要更频繁维护口腔卫生。

    洗牙的注意事项

    洗牙前:

    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出血性疾病、心脏病等,需要提前沟通,因为洗牙可能会导致少量出血等情况,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要谨慎操作。

    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等,也需要告知医生,因为抗凝剂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增加洗牙后出血的风险。

    洗牙后:

    牙齿敏感:洗牙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牙齿敏感情况,尤其是根面暴露的患者。这是因为牙结石去除后,牙根暴露出来,对冷热等刺激更加敏感。一般可以使用脱敏牙膏,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这种敏感情况通常会在几周内逐渐缓解。不同人群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成年人可能在1-2周缓解,儿童可能时间稍短,但也需注意护理。

    牙龈出血:洗牙后牙龈可能会有少量出血,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在刷牙或漱口时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刺激牙龈,通常1-2天内会停止出血。但如果出血不止,需要及时复诊。

    保持口腔卫生:洗牙后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防止菌斑和牙结石再次形成。不同年龄人群刷牙方法可能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帮助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成年人要保证每天早晚有效刷牙。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