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急性痛风

什么是急性痛风

2025年09月30日 18:44:28
病情描述:

什么是急性痛风

医生回答(1)
  • 贾园
    贾园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等特征,发病机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致炎症,临床表现有急性关节炎发作及全身症状,诊断依据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需与其他关节炎鉴别,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急性痛风的发病机制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是导致急性痛风发作的关键。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过饱和的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急性痛风发作。

    急性痛风的临床表现

    1.急性关节炎发作: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最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膝、腕、指、肘等关节。

    2.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

    急性痛风的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急性关节炎发作的典型表现,如上述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的急性炎症表现。

    2.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可正常或升高;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发现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3.影像学检查:急性关节炎期X线检查可无明显改变,反复发作后可见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痛风石沉积等。

    急性痛风的鉴别诊断

    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相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多关节炎,类风湿因子多阳性;化脓性关节炎多有局部化脓感染灶及全身感染症状,关节液检查可发现化脓性改变;创伤性关节炎有明确的外伤史。

    急性痛风的治疗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非甾体抗炎药1])、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秋水仙碱能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聚集,发挥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急性发作症状。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使用治疗急性痛风药物时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基础疾病的变化。例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其对胃肠道和肾脏的潜在影响,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相对较小的药物,并适当监测肾功能。

    儿童:儿童急性痛风极为罕见,若发生需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等罕见疾病。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等,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女性:女性急性痛风多在绝经后发病,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女性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同时注意药物对女性生理周期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有基础疾病者:对于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使用影响肾脏功能的药物时需调整剂量或选择合适的药物,因为尿酸的排泄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肾脏疾病患者尿酸排泄可能存在障碍,要避免因药物使用加重肾脏负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