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雌激素低的危害

雌激素低的危害

2025年09月30日 20:45:07
病情描述:

雌激素低的危害

医生回答(1)
  • 黄志欣
    黄志欣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雌激素低会对生殖、骨骼、心血管、泌尿、神经、皮肤等系统产生多方面危害,如致月经紊乱、不孕、骨质疏松、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尿失禁、情绪改变、认知功能下降、皮肤老化等,围绝经期女性等特殊人群需关注雌激素水平变化,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或在医生指导下干预来减少危害。

    不孕:雌激素参与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过程。当雌激素水平低时,卵泡发育可能异常,无法正常排卵,从而影响受孕。比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常伴有雌激素相对不足的情况,同时存在排卵障碍,导致不孕的发生率增加。

    骨骼系统相关危害

    骨质疏松:雌激素对维持骨代谢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雌激素低时,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丢失加快,易引发骨质疏松。据研究,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显著升高,骨折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尤其是椎体骨折、髋部骨折等。

    心血管系统相关危害

    血脂代谢异常:雌激素能影响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雌激素低时,血脂代谢失衡,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例如,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后,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由于雌激素低导致的血脂异常等因素,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升高。雌激素可通过多种机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雌激素缺乏时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泌尿系统相关危害

    尿失禁:雌激素对尿道和膀胱的黏膜有支持作用,雌激素低时,尿道黏膜变薄,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即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排尿。尤其在老年女性中,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因素之一。

    神经系统相关危害

    情绪改变:雌激素参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雌激素低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育龄女性。

    认知功能下降: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对大脑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雌激素低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例如,绝经后的女性在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有所增加。

    皮肤相关危害

    皮肤老化:雌激素能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使皮肤保持弹性和光泽。雌激素低时,皮肤胶原蛋白流失加快,皮肤变得松弛、干燥,出现皱纹增多等老化现象。年轻女性若雌激素水平异常降低,也会出现皮肤状态变差的情况,如皮肤缺乏光泽、弹性下降等。

    对于特殊人群,如围绝经期女性,要关注雌激素水平变化,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辅助调节,如适当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类等);对于患有相关疾病导致雌激素低的患者,如卵巢切除术后的女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必要的干预,以减少雌激素低带来的各种危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