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肝衰竭怎么检查问
亚急性肝衰竭怎么检查
-
亚急性肝衰竭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白蛋白、凝血功能)和病原学检查(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其他病原体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CT检查、磁共振成像;肝活检是重要手段,可明确相关情况但为有创检查需谨慎。
血清胆红素:通常呈进行性升高,总胆红素常大于171μmol/L,且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胆红素代谢障碍情况,不同年龄阶段正常血清胆红素范围不同,新生儿及儿童有其自身正常参考区间,成人正常总胆红素一般在3.4-17.1μmol/L,亚急性肝衰竭时明显异常升高。
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早期可升高,后期可能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即ALT、AST迅速下降,而胆红素持续升高,这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表现,不同年龄段正常转氨酶水平有差异,儿童的转氨酶水平与成人有所不同,但都能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
白蛋白:血清白蛋白降低,因为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功能受损,白蛋白正常水平成人一般在40-55g/L,儿童也有相应正常范围,其降低程度与肝衰竭严重程度相关。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PTA是评估肝衰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PTA大于70%,PTA小于40%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人群PTA正常范围有别,儿童的凝血功能指标也有自身特点。
病原学检查: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相关抗原、抗体及核酸等,以明确是否由病毒性肝炎引起亚急性肝衰竭,不同病毒性肝炎有各自的感染途径、发病特点及实验室诊断特点,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其标志物检测对于病因诊断至关重要。
其他病原体检查:如细菌、真菌等感染相关检查,可通过血培养、病原体核酸检测等方法,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肝衰竭,不同病原体感染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亚急性肝衰竭时可能出现肝脏体积缩小、实质回声不均匀等改变,对于儿童,超声检查相对简便、无创,能初步了解肝脏大体情况,但受患儿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
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发现肝脏有无占位性病变、有无肝硬化等基础病变,对于亚急性肝衰竭的病因排查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根据体重等因素合理调整。
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病变的检出敏感性较高,能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组织信息,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因诊断有帮助,如肝脏血管病变等,儿童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确保检查安全。
肝活检
肝活检是诊断亚急性肝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肝细胞坏死程度、炎症活动度及有无纤维化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但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操作时需更加谨慎,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