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盘状红斑狼疮

什么是盘状红斑狼疮

2025年09月30日 15:23:55
病情描述:

什么是盘状红斑狼疮

医生回答(1)
  • 贾园
    贾园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盘状红斑狼疮是累及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红斑狼疮亚型,有特定临床表现,发病与免疫异常、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诊断,治疗分一般、局部、系统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初起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直径一般0.5-3厘米不等,边界清楚,红斑上覆盖有粘着性鳞屑,剥离鳞屑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去除角质栓可见其下有刺状角质突起,病程久的红斑中央可出现萎缩、凹陷。

    好发部位: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颊部、鼻部、耳廓等,也可累及颈部、上肢等部位。

    发病机制

    免疫异常:机体免疫系统紊乱,自身抗体产生异常。例如,可产生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等组织中,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皮肤损伤。

    遗传因素: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与盘状红斑狼疮的发病相关。如果家族中有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其他家庭成员发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环境因素:紫外线照射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紫外线可使皮肤细胞损伤,释放自身抗原,从而诱发免疫反应。此外,某些药物(如肼屈嗪等)、感染等也可能与盘状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关。

    诊断

    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的皮肤损害表现,如头面部的盘状红斑、粘着性鳞屑等。

    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检测:抗核抗体可呈阳性,尤其是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在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可有一定阳性率,但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皮肤活检:取皮损处皮肤进行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毛囊角栓形成,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等典型病理改变。

    治疗与管理

    一般治疗:避免日晒,外出时应使用遮光剂,如含二氧化钛、氧化锌的防晒霜等。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等刺激。

    局部治疗:对于局限的盘状红斑狼疮,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能减轻炎症反应。也可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尤其适用于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

    系统治疗:对于病情较重、泛发的盘状红斑狼疮,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如抗疟药羟氯喹等,羟氯喹可以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对控制病情有一定作用,但需要定期监测眼底等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患盘状红斑狼疮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病,由于儿童皮肤薄嫩,在治疗时外用药物的选择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同时,要密切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如抗疟药羟氯喹长期使用可能对儿童视力有一定影响,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可能需要特别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妊娠可能会诱发盘状红斑狼疮病情活动,需要在妇产科和皮肤科医生的共同监测下进行管理。妊娠期间用药需谨慎,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患盘状红斑狼疮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需注意对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皮肤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等特点,加强皮肤护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