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2025年09月30日 20:20:58
病情描述:

老年痴呆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朱海霞
    朱海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老年痴呆症会引发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视空间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问题。记忆障碍早期近事记忆减退,随病情进展远期记忆也受影响;认知障碍包括语言障碍(找词困难、命名不能等)和执行功能障碍(完成复杂任务困难等);视空间障碍表现为空间定位和物体位置判断错误;人格和行为改变有情绪性格变化(如情绪不稳定、性格改变等)和行为异常(如无目的徘徊等);日常生活能力减退表现为难以自理甚至二便失禁,这些都与大脑相关脑区及神经功能受损有关。

    认知障碍

    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找词困难,说话时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会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来代替想要表达的具体词汇。例如,本来想说“钢笔”,却可能说成“那个用来写字的东西”。随着病情深入,可能会出现命名不能,即无法正确说出常见物品的名称。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及相关联络区受损,影响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功能。

    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在完成复杂任务时会遇到困难,比如难以按照步骤完成做饭、穿衣等日常活动。他们可能无法合理规划做事的顺序,对于一些需要逻辑推理、判断的任务也难以胜任。例如,在安排一天的行程时,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和顺序来完成各项活动。这是由于大脑中负责执行功能的脑区功能减退,导致对行为的计划、组织和执行能力下降。

    视空间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空间定位障碍,比如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迷路,分不清方向。在判断物体的位置关系时也会出现错误,例如很难准确判断桌子上物品的摆放位置,容易碰倒物品。这种视空间障碍与大脑中处理空间信息的脑区受损有关,这些脑区负责对视觉信息进行整合和空间定向,当它们受到疾病影响时,就会出现视空间方面的问题。

    人格和行为改变

    情绪和性格变化:患者可能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性格也可能发生明显改变,比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沉默寡言,或者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暴躁、多疑。例如,一位原本喜欢社交的老人,患病后突然变得不愿意与人交流,经常独自待在房间里。这是因为疾病影响了大脑中调节情绪和性格的神经递质系统以及相关脑区的功能,导致情绪和性格的调控失衡。

    行为异常:可能出现无目的的徘徊、重复刻板行为,如不断地开关抽屉、来回走动等。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睡眠节律紊乱,白天嗜睡,晚上却兴奋不安,影响自身及他人的休息。这些行为异常与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具体的神经机制尚在进一步研究中,但可以确定是疾病导致大脑对行为的调控出现了问题。

    日常生活能力减退

    患者逐渐难以完成自理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都需要他人协助。随着病情进展,甚至可能出现二便失禁的情况。这是因为疾病累及了大脑中控制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区域,使得患者的身体运动协调能力和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日常生活能力逐步丧失。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需要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帮助,在照顾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协助方式,比如在帮助患者穿衣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动作能力和身体状况,尽量轻柔、耐心,避免让患者产生抵触情绪等。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情感支持,因为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