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怎么检查心绞痛

怎么检查心绞痛

2025年09月30日 17:05:03
病情描述:

怎么检查心绞痛

医生回答(1)
  • 童嘉毅
    童嘉毅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心绞痛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询问症状、既往及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发作时可能无明显阳性体征,间歇期可有血压升高等;心电图检查,静息时约半数正常,发作时可现ST段压低等,动态心电图可捕捉日常活动中心绞痛发作时变化;运动负荷试验,运动增心脏负荷诱心肌缺血,有严重心血管病者不宜;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无创初筛冠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有创有风险,需对患者全面评估。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胸痛的部位(多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部等)、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等)、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诱发因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以及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同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史等,这些信息对初步判断是否为心绞痛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心绞痛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老年女性心绞痛症状可能不典型;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时可能无明显阳性体征,但在发作间歇期可能会有一些异常发现,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心脏听诊情况,了解心音、心律等有无异常,例如可能会发现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四心音等。

    三、心电图检查

    1.静息心电图:约半数患者在静息时心电图正常,也可能有非特异性ST-T改变。如果患者在胸痛发作时记录心电图,可发现ST段压低(≥0.1mV)、T波倒置等缺血性改变,症状缓解后心电图改变可恢复。

    2.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能捕捉到患者日常活动中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提高缺血性ST-T改变的检出率,对于症状不典型但怀疑心绞痛的患者有重要诊断价值。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由于活动较少,Holter监测可能更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心肌缺血情况。

    四、运动负荷试验

    让患者在运动平板或踏车等设备上进行运动,根据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电图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运动可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肌缺血,从而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但对于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该检查,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体质较弱者在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需要严格评估运动强度,确保安全。

    五、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CT扫描获取冠状动脉的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及其程度。该检查无创,对于初步筛查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准确性相对冠状动脉造影稍差。

    六、冠状动脉造影

    这是诊断心绞痛的“金标准”。通过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能够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狭窄部位、程度及范围等情况。对于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且需要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如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该检查是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心律失常等,在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者需要谨慎评估造影剂使用对肾功能的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