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检查项目包括哪些问
肝功检查项目包括哪些
-
肝功检查项目包括肝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如ALT、AST等)、胆红素代谢相关指标(如TBil、DBil、IBil等)、肝脏合成功能相关指标(如ALB、GLB、A/G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及特殊人群肝功检查结果有差异,慢性肝病患者定期检查有助监测病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入血,血清ALT活性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均可引起ALT升高。一般来说,ALT升高幅度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关,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例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可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20倍甚至更高;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其次是肝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常见于肝细胞严重损伤,如重症肝炎时,AST升高幅度往往大于ALT。此外,心肌梗死、骨骼肌疾病等也可导致AST升高。AST/ALT比值也有一定意义,如在酒精性肝病时,AST/ALT比值常大于2;
胆红素代谢相关指标:
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TBil是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代谢的产物。TBil升高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如溶血性黄疸时,IBil显著升高,TBil一般不超过8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时,TBil、DBil、IBil均升高;阻塞性黄疸时,DBil显著升高。例如,胆道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DBil可明显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更高;
直接胆红素:是经肝细胞处理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当胆道梗阻时,胆汁排泄受阻,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
间接胆红素:是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如新生儿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引发生理性黄疸;
肝脏合成功能相关指标:
白蛋白(ALB):由肝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例如,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广泛受损,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同时可能伴有营养不良,导致白蛋白水平降低;
球蛋白(GLB):包括免疫球蛋白等多种蛋白,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合成。球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当机体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时,可导致球蛋白合成增多,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球蛋白往往明显升高;
白球比(A/G):是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正常情况下A/G比值约为1.5-2.5:1。当肝脏疾病较严重时,如肝硬化,白蛋白合成减少,球蛋白升高,可导致A/G比值下降,甚至倒置。
不同年龄段人群肝功检查结果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可能高于成人水平,但一般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肝脏负担加重,肝功检查时各项指标可能会有相应变化,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判断。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定期进行肝功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肝脏功能状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