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伴痛风用啥降压药问
高血压伴痛风用啥降压药
-
高血压伴痛风患者降压药物选择需综合考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中部分药物可选用,噻嗪类、袢利尿剂需避免使用,同时老年、女性及有其他病史患者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要个体化选择对尿酸代谢影响小且适合自身情况的降压药物。
一、适合高血压伴痛风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对尿酸代谢可能有一定益处。
2.适用情况:对于高血压伴痛风患者,部分ACEI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不会明显影响尿酸水平,甚至可能对尿酸排泄有一定改善作用,如贝那普利等。但需注意,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作用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发挥降压作用,对尿酸代谢影响较小。
2.适用情况:ARB类药物也是高血压伴痛风患者的可选药物,如氯沙坦,它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具有一定的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兼顾高血压和痛风的治疗。不过,妊娠女性、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三)钙通道阻滞剂(CCB)
1.作用机制: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目的。
2.适用情况:大多数二氢吡啶类CCB对尿酸代谢影响不大,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可用于高血压伴痛风患者。但部分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密切观察。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某些CCB需谨慎。
二、需避免使用的降压药物
(一)噻嗪类利尿剂
1.作用机制及影响: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来降压,但这类药物会减少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或加重痛风,如氢氯噻嗪等,所以高血压伴痛风患者应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二)袢利尿剂
1.作用机制及影响:袢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也会减少尿酸排泄,使血尿酸升高,不利于痛风患者病情控制,因此高血压伴痛风患者一般不选用袢利尿剂降压。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1.老年高血压伴痛风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需综合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例如,使用ACEI或ARB时,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避免出现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同时,使用CCB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低血压等情况,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
(二)女性患者
1.女性高血压伴痛风患者在用药方面与男性基本类似,但需特别注意妊娠相关情况。如ARB类药物在妊娠女性中是禁用的,所以育龄期女性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告知医生妊娠计划,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三)有其他病史患者
1.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伴痛风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血糖和尿酸的综合影响。例如,ARB类药物中的氯沙坦除了降压和促进尿酸排泄外,对糖代谢影响较小,可能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之一。而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压伴痛风患者,使用CCB时要谨慎评估心功能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的药物。
总之,高血压伴痛风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尿酸代谢的影响,合理选用对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或有一定促进尿酸排泄作用的降压药物,并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