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问
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
-
动脉血压测定基于流体静力平衡原理,有三个基本条件。间接测压法包括柯氏音法和振荡法,柯氏音法利用血流阻断与通畅时的柯氏音判断收缩压和舒张压,振荡法通过检测袖带压力下降时的振荡波确定血压,二者需注意相应人群袖带使用。直接测压法是将导管插入动脉内直接测压,准确但有创,非必要不首选,儿童使用时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流体静力平衡原理是基础
动脉血压的测定主要基于流体静力平衡原理。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动脉内的压力能够维持一定量的血液充盈血管。动脉血压的形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是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这是形成血压的基础,正常成年人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充盈程度处于适中状态;其次是心脏射血,心脏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是血压形成的动力来源,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交替进行,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再者是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外周阻力使得血液不能迅速从动脉流走,从而使动脉内保持一定的压力。
二、间接测压法的原理与应用
(一)柯氏音法测压原理
临床上常用的间接测压法主要是柯氏音法。使用血压计测量时,袖带缠在上臂,然后向袖带内充气,使袖带内压力高于收缩压,此时肱动脉血流被阻断,远端听不到声音。随后缓慢放气,当袖带内压力降至略低于收缩压时,血管开始短暂开放,血液能快速通过被压迫的血管,产生湍流,从而听到第一声柯氏音,此时对应的压力即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当袖带内压力等于舒张压时,血流恢复通畅,柯氏音消失,此时对应的压力即为舒张压。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严重动脉硬化等可能会有一定误差,老年人由于动脉弹性减退,可能柯氏音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柯氏音法测压时要注意袖带的选择,袖带宽度应合适,过窄会导致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过宽则会偏低。
(二)振荡法测压原理
振荡法测压是通过检测袖带压力下降过程中血管壁振动的振荡波来确定血压值。当袖带内压力高于收缩压时,血管被压瘪,无振荡波;随着袖带放气,当袖带内压力略低于收缩压时,血管开始有血流通过,产生振荡波,随着袖带压力继续下降,振荡波的振幅逐渐增大,当袖带内压力等于平均动脉压时,振荡波达到最大振幅,之后随着袖带压力进一步下降,振荡波又逐渐减小。通过检测振荡波的特征来计算收缩压和舒张压。振荡法测压相对较为自动化,对于不同年龄和一般状况的人群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同样需要注意袖带的正确使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例如儿童使用振荡法测压时,袖带的选择和放置位置都要准确,以确保测量结果可靠。
三、直接测压法的原理
直接测压法是将导管直接插入动脉内,通过压力传感器等设备直接测量动脉内的压力。其原理是利用导管将动脉内的压力传递到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监测设备显示出动脉血压的数值。直接测压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动脉血压数值,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危重患者、需要精确监测血压变化的手术过程等。但直接测压法属于有创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动脉痉挛等并发症的可能,所以一般在非必要情况下不首选直接测压法,仅在间接测压不准确或病情需要精确监测血压时才考虑使用。对于儿童进行直接测压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导管规格,操作过程要轻柔,减少对儿童血管的损伤和刺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