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症治疗方法问
脾胃虚弱的症治疗方法
-
脾胃虚弱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中医辨证论治分脾胃气虚证用四君子汤加减、脾胃虚寒证用黄芪建中汤;针灸选脾俞等穴位,推拿有摩腹等手法;饮食宜选山药等健脾食物,忌生冷等;生活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
一、中医辨证论治
(一)脾胃气虚证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治以健脾益气,方选四君子汤加减。现代研究表明,四君子汤中的党参、白术等药物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研究角度支持其对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作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应用,但儿童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体重等情况调整药物用量等。
(二)脾胃虚寒证
常见症状有胃痛隐隐、喜温喜按、遇寒加重、泛吐清水等。治法为温中健脾,可选用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中的黄芪、桂枝等药物能温阳散寒、健脾和中,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中一些成分可促进胃肠血液循环,改善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脾胃虚寒者需注意避免过食生冷,用药同样需专业医师指导。
二、针灸推拿疗法
(一)针灸
可选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脾俞、胃俞是脾、胃两脏在背部的俞穴,能调理脾胃脏腑功能;中脘为胃之募穴,可和胃健脾;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要穴,能调节脾胃气血运化。针刺这些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起到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不同年龄人群针刺时手法等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儿童针刺需由专业针灸医师操作,避免患儿不配合造成意外。
(二)推拿
对于小儿脾胃虚弱,常用摩腹、揉脐、推脾经、捏脊等手法。摩腹可促进胃肠蠕动,揉脐能调节脾胃气机,推脾经可健脾和胃,捏脊能调整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不同年龄小儿推拿时力度、操作部位等需精准把握,家长若为儿童进行推拿需经过专业培训或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三、饮食调理
(一)食物选择
适宜食用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山药富含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能促进脾胃消化吸收,无论是老人、成人还是儿童均可适当食用,可做成山药粥等;薏米,有健脾渗湿的功效,可煮薏米粥,儿童食用需注意煮烂煮透;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能保护胃黏膜,适合各年龄人群,可清蒸或煮粥。
(二)饮食禁忌
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运化;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辛辣食物如辣椒等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不同年龄人群均需注意这些饮食禁忌,儿童尤其要注意限制零食中此类不健康食物的摄入。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脾胃虚弱者很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各年龄人群都应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儿童一般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如幼儿需12-14小时左右,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左右,良好的作息能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二)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脾胃气血流通。如散步,适合各年龄人群,老人可缓慢散步,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速度散步,儿童可在家长陪伴下进行适度活动,如户外玩耍等,运动能增强体质,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疲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