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冠心病心电图能看出来吗

冠心病心电图能看出来吗

2025年09月30日 20:05:41
病情描述:

冠心病心电图能看出来吗

医生回答(1)
  • 童嘉毅
    童嘉毅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冠心病心电图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静态心电图有ST-T改变、病理性Q波等表现但非确诊依据,动态心电图可捕捉一过性心肌缺血变化但有假阳性假阴性可能,冠心病诊断还需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核素显像等,不同人群心电图意义不同,有高危因素人群应定期检查。

    一、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表现及意义

    1.静态心电图

    ST-T改变:当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常出现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和T波倒置、低平。例如,在劳力性心绞痛发作时,可记录到发作相关的ST-T改变,症状缓解后ST-T改变可恢复。但非冠心病患者也可能出现ST-T改变,如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类似改变,所以单纯ST-T改变不能确诊冠心病。

    病理性Q波: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严重持久的闭塞,导致心肌坏死,心电图上会出现病理性Q波(Q波宽度≥0.04s,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提示心肌梗死。但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病理性Q波,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可能先出现高尖T波等改变,随后才逐渐出现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演变过程。

    2.动态心电图(Holter)

    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不易记录到的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发作呈间歇性的患者,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例如,有的患者仅在活动特定强度时才出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通过动态心电图可以捕捉到这种发作时的ST-T变化,从而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不过,动态心电图也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比如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表现。

    二、冠心病的其他辅助检查及与心电图的结合

    1.冠状动脉造影

    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的形态,明确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的部位、程度等。虽然心电图能提示心肌缺血或梗死等情况,但冠状动脉造影能更直观地看到血管病变情况。例如,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表现,但冠状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冠状动脉并无明显狭窄,此时需要考虑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如心肌病、贫血等;而如果心电图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梗死相关血管,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2.心肌核素显像

    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可显示心肌灌注缺损情况,反映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程度。当心电图有ST-T改变但不能明确是否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肌核素显像可以辅助诊断。例如,患者心电图有ST-T改变,心肌核素显像显示相应部位心肌灌注缺损,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心肌核素显像与心电图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心肌缺血的情况,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群由于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心电图的非特异性改变相对更多;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有时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更多其他检查;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冠心病发生风险较高,心电图监测更需要密切关注,但最终确诊还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对于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的人,应定期进行包括心电图在内的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相关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