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家里人有乙肝会传染吗

家里人有乙肝会传染吗

2025年09月30日 10:56:21
病情描述:

家里人有乙肝会传染吗

医生回答(1)
  • 李绍强
    李绍强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乙肝由乙肝病毒引起,可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可通过接种疫苗、避免血液暴露、安全性行为、阻断母婴传播预防,乙肝患者家庭生活要分开生活用品、定期体检、给予心理关怀,不同人群在乙肝传染及预防上有不同表现和应对方式。

    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侵入性医疗器具,与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都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例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操作环境中,未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就存在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

    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宫内感染约占5%-10%,主要经胎盘传播;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传播约占80%-90%;产后通过哺乳传播约占10%。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患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感染对方。在性活跃人群中,若一方感染乙肝病毒,另一方感染风险相对增加。

    如何预防乙肝传染

    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新生儿应按0、1、6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对于成人中乙肝易感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当抗-HBs滴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可有效抵御乙肝病毒感染。一般认为抗-HBs滴度大于10mIU/ml时具有保护作用。

    避免血液暴露:尽量避免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及血制品;就医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出血的个人物品。

    安全性行为:性生活中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

    阻断母婴传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应在妊娠后期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若病毒载量高,可在医生指导下于妊娠28-32周时开始口服抗病毒药物,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并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显著降低母婴传播几率。

    乙肝患者家庭生活注意事项

    生活用品分开:乙肝患者的牙刷、毛巾、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应与家人分开,避免家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后感染。

    定期体检: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应定期检测乙肝五项,了解自身乙肝感染状况和抗体水平。若家庭成员乙肝五项均阴性且无抗体,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若已感染乙肝病毒,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

    心理关怀:乙肝患者可能会面临社会歧视等问题,家庭成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病情控制也有一定帮助。例如,患者可能因担心将病毒传染给家人而产生焦虑情绪,家人应多与患者沟通,让其了解乙肝的正确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减轻其心理负担。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乙肝传染及预防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应对方式。比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种乙肝疫苗尤为重要;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更需注意避免血液暴露等感染途径;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肝脏本身可能已有一定损伤,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应更加重视乙肝的预防和自身肝脏健康维护;有乙肝家族病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乙肝相关指标,做好预防和监测工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