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宝宝得了肝炎问
怎样判断宝宝得了肝炎
-
宝宝肝炎有临床症状表现如黄疸、消化道症状、精神状态改变,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指标异常(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异常)及肝炎病毒相关检测,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CT或MRI异常,新生儿等特殊人群需高度重视及特殊护理
一、临床症状表现
宝宝得了肝炎时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有:
黄疸表现: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出现黄疸。新生儿期黄疸可能会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超过4周仍未消退,就要高度警惕肝炎的可能。
消化道症状: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还可能有呕吐、腹泻等情况。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消化酶的分泌和胆汁的排泄,进而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精神状态改变:宝宝可能显得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不如平时活泼。这是因为肝脏疾病导致身体代谢紊乱,毒素堆积等因素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
肝功能指标
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转氨酶水平通常会明显升高。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时,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浓度升高。一般来说,ALT和AST的值可能会高于正常参考值数倍甚至数十倍。
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等胆红素指标异常。除了前面提到的黄疸表现与胆红素升高相关外,胆红素代谢异常是肝炎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升高程度往往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
白蛋白降低: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当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的合成减少,导致血液中白蛋白浓度降低。这可以通过血清白蛋白检测来发现,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到影响。
肝炎病毒相关检测:如果考虑是病毒性肝炎,还需要进行相关病毒学检测。例如,乙肝病毒感染时,可检测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等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甲肝病毒感染时,可检测甲肝抗体等,甲肝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甲肝病毒感染。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有各自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方法来帮助明确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异常
腹部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肝脏大小、形态异常,比如肝脏肿大或缩小,肝脏实质回声改变等情况。通过超声可以观察肝脏的结构和质地,帮助判断肝脏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大致情况。例如,肝炎时肝脏可能出现回声增粗、不均匀等改变。
CT或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会进行CT或MRI检查。这些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细微结构,有助于发现肝脏是否有占位性病变、肝脏血管情况等,辅助诊断肝炎相关的肝脏病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或小婴儿,由于其肝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出现上述异常表现时更要高度重视。因为新生儿肝炎可能有其特殊的病因,如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在观察新生儿黄疸时,要密切监测黄疸进展情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为肝炎。对于有家族遗传代谢性肝病病史的宝宝,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要更早地考虑到肝炎的可能,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同时,在护理患有肝炎的宝宝时,要注意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对于黄疸宝宝避免过度摩擦皮肤导致破损等情况,并且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观察宝宝的一般状况变化,如精神、吃奶、大小便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