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有什么征兆问
痛风有什么征兆
-
痛风不同时期有不同征兆,急性发作期有关节剧烈疼痛、红肿、局部皮温高;间歇期及慢性期有痛风石形成相关的皮下结节、关节功能障碍,还有肾脏相关的尿液异常、肾功能减退等征兆。
一、急性发作期征兆
1.关节剧烈疼痛
多在夜间突然发作,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足跟、踝、膝、腕、指、肘等关节。疼痛程度非常剧烈,如刀割样或咬噬样,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是因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炎症介质的释放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有所差异,但本质都是尿酸盐结晶引发的炎症所致。年轻人痛风发作时可能疼痛更为突然且剧烈,而老年患者可能疼痛相对不那么典型,但同样会有关节的明显不适。
2.关节红肿
受累关节会迅速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充盈,以及组织液渗出等因素引起。比如,第一跖趾关节发作时,可见关节部位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有发热感。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可能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得红肿表现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但仍可通过专业检查发现关节的炎症表现。
3.局部皮温升高等
除了关节红肿外,局部皮温明显升高,用手触摸能感觉到比周围正常皮肤温度高。这是炎症局部代谢增强,产热增加的结果。对于有痛风病史的人群,再次发作时这种皮温升高的表现会更加明显,而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大量饮酒、高嘌呤饮食的人群,更容易在痛风发作时出现这种皮温升高等症状。
二、间歇期及慢性期可能出现的征兆
1.痛风石形成相关征兆
皮下结节:在耳廓、关节周围等部位可能出现皮下结节,初期结节较小,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大。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当尿酸盐持续在体内堆积,就会形成这种结节。例如,有些患者耳廓上可摸到质地较硬的小结节,这是尿酸盐结晶逐渐沉积的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群,痛风石形成的速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病程较长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痛风石。男性患者由于生理代谢等因素,可能在痛风石形成方面相对女性患者更易出现较早或较多的情况。
关节功能障碍:慢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因为痛风石等病变会破坏关节结构。比如,手指关节受累时,可能出现手指屈伸不利,影响日常的精细动作,如握笔、拿筷子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关节功能可能就有一定退化,痛风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可能会加重其行动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2.肾脏相关征兆
尿液异常: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情况。长期痛风控制不佳,尿酸盐会沉积在肾脏,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小球等结构受损,从而出现尿液成分的改变。例如,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出现红细胞。不同年龄的患者,肾脏对尿酸盐沉积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肾脏功能本身有一定衰退,更容易受到痛风的影响出现尿液异常。男性患者由于尿酸代谢途径等因素,可能在肾脏受累方面相对女性患者更易出现相关征兆。
肾功能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这是因为尿酸盐在肾脏间质等部位沉积,逐渐破坏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和滤过功能。对于有痛风病史且未规律治疗的患者,肾功能减退的风险会增加,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肾功能恶化可能更快。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