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宝宝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2025年09月30日 20:55:57
病情描述:

宝宝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医生回答(1)
  • 靳亚非
    靳亚非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先天性心脏病有一般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呼吸急促、多汗,不同类型有特殊症状,婴儿期需密切观察症状、避免过度哭闹并定期复查。

    一、症状表现

    (一)一般症状

    1.生长发育迟缓

    对于婴儿期的宝宝,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由于心脏功能异常,身体获得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相对不足。例如,患有室间隔缺损等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在1岁以内体重增长可能较同龄正常宝宝缓慢,身高增长也可能落后。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全身血液循环效率降低,导致机体的代谢和营养物质利用受到限制。

    2.呼吸急促

    宝宝在安静状态下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的情况。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40-45次/分钟,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呼吸频率可能超过60次/分钟。这是因为心脏病变导致肺循环淤血,肺组织顺应性降低,影响气体交换。比如房间隔缺损的宝宝,随着病情进展,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血液可从左心房分流至右心房,肺循环血量增加,引起肺淤血,从而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

    3.多汗

    宝宝可能比同龄正常宝宝更容易出汗,尤其是在吃奶时。这是因为心脏为了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需要增加做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加。例如,患有动脉导管未闭的宝宝,由于主动脉血液分流至肺动脉,使肺循环血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进而引起多汗症状。

    (二)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特殊症状

    1.室间隔缺损

    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中型室间隔缺损的宝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气促、乏力,生长发育较同龄儿迟缓。大型室间隔缺损的宝宝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喂养困难,每次吃奶时间短,容易呛奶,同时呼吸急促明显,听诊时可闻及胸骨左缘3-4肋间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2.房间隔缺损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较小的宝宝可能长期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宝宝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易患呼吸道感染。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等。听诊时可闻及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伴固定分裂。

    3.动脉导管未闭

    宝宝可能在婴儿期就出现消瘦、多汗、气促等症状。听诊时可闻及胸骨左缘上方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以收缩末期最响。分流量大的宝宝可能出现周围血管征,如脉压差增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等。

    4.法洛四联症

    主要表现为青紫,多在出生后3-6个月逐渐出现,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指(趾)甲床、球结合膜等。宝宝还会出现蹲踞症状,即行走或活动过程中常主动下蹲片刻。这是因为蹲踞可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从而暂时缓解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另外,宝宝可能有杵状指(趾),是由于长期缺氧导致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增生肥大所致。听诊时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二、特殊人群(婴儿)的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期的先天性心脏病宝宝,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因为婴儿期是心脏发育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时期,先天性心脏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同时,要注意避免让婴儿过度哭闹,因为哭闹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缺氧等症状。另外,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宝宝进行复查,监测心脏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