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缺血是什么症状问
冠心病心肌缺血是什么症状
-
冠心病心肌缺血有典型症状(如胸骨后等部位压榨性等胸痛,持续3-5分钟,诱因及休息、含药可缓解,约70%患者有此症状)和不典型症状(如上肢不适、上腹部不适、牙痛、呼吸困难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老年人群症状不典型,女性人群不典型症状更常见且与生理因素有关,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多,年轻人群相对较少但也需重视。
1.典型症状-胸痛
冠心病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是胸痛,多发生于胸骨后、心前区等部位,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区域,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憋痛等,一般持续3-5分钟,诱因多为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例如,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约70%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会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且在体力负荷增加时发作的比例较高。
2.不典型症状
上肢不适:除了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外,还可能表现为右手、前臂等部位的酸胀、疼痛等不适,对于一些女性患者或糖尿病等合并神经病变的患者,上肢不典型的缺血表现较为常见,这是因为神经传导等因素导致疼痛部位不典型。
上腹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胀满等,容易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胃痛等。这是由于心脏和上腹部的神经传导存在一定的交叉,心肌缺血时的疼痛信号可能会被误传至上腹部神经。
牙痛:表现为牙齿的疼痛,多为左侧牙齿疼痛,常无明显的口腔疾病诱因,这也是因为神经传导的牵涉痛现象,心肌缺血产生的异常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可能引起牙齿部位的感觉异常。
呼吸困难: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轻者活动后出现,重者休息时也可发生,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淤血等引起的。研究发现,约20%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以呼吸困难为首发或主要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心功能储备较差,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表现。
不同人群的特点
老年人群: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胸痛等典型表现可能不明显,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晕厥等非典型症状。这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有关,如神经敏感性下降、心脏储备功能减退等。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在心肌缺血时主要表现为极度的疲倦,而不是明显的胸痛,需要医生更加仔细地鉴别诊断。
女性人群:女性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症状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患者不典型症状更为常见,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而且女性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时间可能与月经周期、妊娠等生理因素有关。另外,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且症状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等原因,症状更不典型,可能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较多,患者可能在心肌缺血时没有明显的胸痛等感觉,但已经存在心肌缺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这类患者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因为高血糖等因素会加重血管病变,导致心肌缺血更容易发生且症状不明显,增加了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的风险。
年轻人群:年轻人群发生冠心病心肌缺血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可能与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严重的吸烟、过度劳累、某些遗传因素等有关。年轻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较为典型,但也可能因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而延误就诊。例如,年轻的运动员可能因过度运动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痛等症状,但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事件。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