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为何会有瓣膜病

心脏为何会有瓣膜病

2025年09月30日 11:12:31
病情描述:

心脏为何会有瓣膜病

医生回答(1)
  • 马为
    马为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瓣膜病成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是胚胎发育异常致瓣膜结构异常;后天性有风湿性心脏病(链球菌感染致瓣膜炎症等病变)、退行性变(年龄增长致瓣膜纤维化、钙化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侵袭致瓣膜赘生物影响功能)、创伤(胸部外伤致瓣膜结构破坏)、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影响心脏瓣膜)。

    胚胎发育异常:在胎儿发育的早期阶段,心脏瓣膜的形成过程出现差错。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瓣膜在结构上出现异常,如瓣膜的数量、形态或位置发生改变。在胎儿期,心脏的各个结构包括瓣膜都在逐步发育成型,如果这一过程受到干扰,就会引发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病。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可能会被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先天性瓣膜异常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和生长发育。

    后天性因素

    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相关:当人体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可能会错误地攻击心脏瓣膜。因为链球菌的某些抗原与心脏瓣膜的抗原具有相似性,所以在机体产生抗体对抗链球菌时,抗体也会对心脏瓣膜造成损伤。风湿性心脏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较为常见,通常有链球菌感染的前驱病史,如扁桃体炎、咽炎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脏瓣膜会逐渐出现炎症、增厚、粘连等病变,影响瓣膜的正常开闭功能。

    退行性变:

    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在一些人群中可能进展较快。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组织会出现纤维化、钙化等情况。例如,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是最常受到退行性变影响的瓣膜。随着年龄增加,瓣膜的弹性降低,钙化灶形成,会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发生退行性瓣膜病的概率不同,一般50岁以上人群中,退行性瓣膜病的发生率会逐渐升高,且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体侵袭: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心脏瓣膜。当病原体进入血液后,可能会附着在原本存在病变或正常的心脏瓣膜上,引发感染。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都可能成为病原体。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导致瓣膜出现赘生物,赘生物会影响瓣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起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发生的风险更高。感染性心内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严重影响心脏瓣膜功能和患者的健康。

    其他因素:

    创伤:胸部受到严重的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可能会直接损伤心脏瓣膜。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立即导致瓣膜的结构破坏,引起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等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为创伤导致心脏瓣膜病,但年轻人可能更多是由于意外创伤引起,而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创伤后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

    代谢性疾病:某些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心脏瓣膜。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可能导致心脏瓣膜出现病变。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影响血管和心脏结构,包括心脏瓣膜。在不同年龄段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中,都需要关注心脏瓣膜的情况,因为代谢性疾病对心脏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逐渐出现心脏瓣膜病的相关表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