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问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起病隐匿,有下腰背痛、外周关节受累、附着点炎等症状,体征有腰椎活动度受限等;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常升高;影像学检查包括骶髂关节和脊柱的X线、CT、MRI等;诊断常用纽约标准,儿童和女性患者诊断需特殊考虑。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可有下腰背部疼痛,疼痛特点为隐匿起病、逐渐加重,休息后加重、活动后缓解,夜间痛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以髋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常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附着点炎,如跟腱止点、跖底筋膜等部位疼痛、压痛。
随着病情进展,脊柱逐渐受累,出现脊柱活动受限,早期可能只是弯腰、转身等活动不灵活,晚期可发展为脊柱强直,出现驼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体征表现
腰椎活动度受限,通过“4”字试验、枕墙距等检查可辅助判断。“4”字试验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可能;枕墙距异常表示脊柱后凸畸形程度。
二、实验室检查
1.HLA-B27检测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HLA-B27阳性率较高,约90%左右的患者HLA-B27呈阳性,但HLA-B27阳性并不一定就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因为在正常人群中也有一定比例的HLA-B27阳性者。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2.炎症指标检测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常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炎症性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骶髂关节X线检查
早期骶髂关节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骶髂关节面模糊、间隙变窄、硬化等改变。但X线检查对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2.骶髂关节CT检查
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病变,如关节面的微小侵蚀、骨质增生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3.骶髂关节MRI检查
MRI检查在发现骶髂关节炎症方面比CT和X线更敏感,能够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的骨髓水肿、滑膜炎症等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度有重要意义。
4.脊柱X线检查
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X线可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即椎体之间的骨桥形成,脊柱呈强直状态。
四、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是纽约标准(1984年修订),其诊断标准为:
1.临床标准
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正常人。
2.放射学标准
骶髂关节炎,双侧≥Ⅱ级或单侧Ⅲ-Ⅳ级。Ⅱ级为轻度骶髂关节炎,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节间隙正常;Ⅲ级为明显骶髂关节炎,存在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部分强直等一项或一项以上改变;Ⅳ级为骶髂关节完全强直。
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及以上临床标准者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在诊断时需要更加谨慎,除了参考上述标准外,还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关节外表现等,因为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在影像学表现和病情进展等方面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诊断时也需要考虑到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在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时要综合分析结果,避免因生理因素造成误诊或漏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