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有哪些问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
共济失调是运动不协调不准确的神经系统症状,小脑病变致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儿童有生长发育迟缓等,成年影响日常工作社交,老年可合并其他老年病且相互影响,其具体表现包括姿势步态异常、随意运动协调障碍、言语障碍、眼运动障碍、肌张力减低等。
一、共济失调的定义及小脑在其中的作用
共济失调是指运动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的一种神经系统症状,小脑是调节躯体平衡、协调随意运动的重要中枢,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是由于小脑或与小脑相关的神经通路病变导致的运动协调障碍。
二、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具体表现
(一)姿势和步态异常
平衡障碍:患者站立时双脚间距增宽,呈蹒跚步态,行走时摇晃不定,类似醉酒步态,这是因为小脑不能有效地调节肌肉的张力和协调肢体的运动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站立不稳、容易摔倒,尤其在年龄较小、平衡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身上更为明显,而成年患者可能在行走于不平坦路面或狭窄通道时症状加重。
步态异常:行走时左右摇晃,步态不稳,步基加宽,不能走直线,像鸭子走路一样,这种异常步态是小脑性共济失调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需要借助辅助器具来维持行走。
(二)随意运动协调障碍
肢体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笨拙,精细动作困难。例如,患者不能准确地用手指鼻,会出现指鼻试验阳性,即手指偏离目标;跟-膝-胫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一侧下肢抬起,将足跟置于对侧膝盖上,然后沿胫骨前缘下滑,不能准确完成该动作。在儿童中,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穿衣、拿取玩具等精细动作,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成年患者可能在进行书写、持筷等活动时出现明显障碍。
辨距不良:患者无法准确判断距离,在进行肢体运动时,如伸手抓取物体,不能正确估计距离和力量,导致动作过强或过弱,不能恰到好处地完成动作。
(三)言语障碍
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语速快慢不均,发音困难,呈爆发性或吟诗样语言。这是由于小脑病变影响了控制言语的肌肉协调功能,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不清晰等情况,成年患者则可能在社交和沟通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交流困难。
(四)眼运动障碍
眼球震颤:常见水平性眼球震颤,患者双眼来回快速摆动,这是因为小脑对眼球运动的协调功能受损,导致眼球不能平稳地注视目标。在儿童中,可能在进行眼部检查时发现眼球震颤,而成年患者可能在注视快速移动的物体或头部快速转动时眼球震颤更为明显。
(五)肌张力减低
患者肢体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肢体松软,腱反射减弱,在儿童中可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发育和力量,导致肌肉无力、活动不灵活等情况,而成年患者可能会感觉肢体沉重、无力,影响日常的肢体活动。
三、不同年龄段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的差异
儿童患者: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可能还会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如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坐、站、走等大运动发育延迟,语言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智力方面可能在早期无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智力减退等情况。这是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小脑病变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
成年患者:更多地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如影响工作中的精细操作、驾驶等活动,在社交方面由于言语障碍等可能导致自信心下降、社交圈子缩小等问题。而老年患者可能还会合并其他老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可能会与这些老年病相互影响,加重身体的不适和功能障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