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5年09月30日 13:32:13
病情描述: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李绍强
    李绍强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肝衰竭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起病急,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有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出血倾向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见血清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异常、病原学异常;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可助观察肝脏情况;肝性脑病分级辅助判断严重程度,需多方面综合判断确诊。

    一、临床症状与病史方面

    1.起病情况:急性肝衰竭起病多较急,一般在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HE)为特征的肝衰竭综合征。不同年龄人群起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基础疾病不同起病时症状有所不同,比如本身有先天性代谢疾病的儿童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出现病情急剧恶化表现。有明确用药史的患者需关注是否因服用肝毒性药物等导致发病,比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能有肝损害风险。

    2.主要症状:患者常出现极度乏力,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还可伴有出血倾向,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不同性别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在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可能有不同影响,比如女性患者若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出现急性肝衰竭相关症状时需综合考虑自身免疫因素。

    二、实验室检查方面

    1.肝功能指标:

    血清胆红素:如前所述,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且通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胆红素代谢障碍情况。

    凝血功能指标:INR升高和PTA降低是重要指标,INR反映凝血因子合成功能,PTA则直接体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当肝脏严重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INR升高和PTA降低。

    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肝衰竭早期可能升高,但到晚期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转氨酶可呈低值,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对判断肝细胞坏死程度有一定价值。

    2.病原学检查:需要进行相关病毒学检查,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甲肝病毒(HAV)、戊肝病毒(HEV)等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明确是否由病毒性肝炎引起急性肝衰竭。不同病毒感染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不同,比如戊肝在老年人中感染后更易发展为急性肝衰竭等。

    三、影像学检查方面

    1.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急性肝衰竭时肝脏可不同程度缩小,实质回声不均匀等,有助于排除其他肝脏病变如肝脓肿、肝肿瘤等导致的类似表现。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安全,可多次进行监测肝脏变化。

    2.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肝脏形态、结构等,帮助判断肝脏有无坏死、占位等情况,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在评估急性肝衰竭患者肝脏病变范围等方面有一定价值,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及注意辐射等相关问题。

    四、肝性脑病分级方面

    根据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不同级别,如Ⅱ度肝性脑病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等,通过对肝性脑病的分级来辅助诊断急性肝衰竭的严重程度,因为肝性脑病是急性肝衰竭的重要特征性表现之一。不同年龄患者对肝性脑病的耐受及表现可能不同,比如儿童肝性脑病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需要儿科医生进行更细致的评估。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肝性脑病分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判断,任何一项指标都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需由专业医生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诊。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