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尿毒症的成因问
中医看尿毒症的成因
-
中医认为尿毒症成因与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滞,外邪侵袭、诱发加重相关。先天禀赋薄弱或后天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迁延致脾肾亏虚;脾肾亏虚致水湿内停化浊,湿浊内阻致瘀血阻滞,进一步伤肾;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内舍于肾或伤阳气、困脾碍胃,影响肾功,诱发或加重病情。
一、禀赋不足,脾肾亏虚
1.先天因素:若先天禀赋薄弱,父母体质不佳,精血亏虚,会使胎儿在孕育过程中肾精不足,出生后肾脏功能相对较弱。从年龄角度看,小儿先天脾肾常显不足,若后天调养不当,更易因脾肾亏虚引发疾病,为尿毒症埋下隐患;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渐衰,脾肾也会逐渐亏虚,这是老年人相对易患尿毒症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2.后天脾肾损伤:
饮食不节:长期暴饮暴食、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过度节食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损伤脾胃功能。比如长期大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易滋生湿热,影响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的功能,进而累及肾脏。从生活方式来讲,现代社会人们饮食不规律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年轻人常因工作等原因暴饮暴食或饮食无度,长期可导致脾肾亏虚。
劳倦过度:包括体力劳动过度和脑力劳动过度。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耗伤气血,损伤脾肾;脑力劳动者长期用脑过度,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及肾脏的功能。例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长时间缺乏适当运动,易出现脾肾亏虚。
久病迁延: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等,若迁延不愈,会损伤脾肾。以慢性肾炎为例,疾病日久,脾肾之气渐虚,运化水湿、代谢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水湿内停,湿浊壅塞三焦,可逐渐发展为尿毒症。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患病后个体的体质差异会影响病情发展,比如女性在产后等特殊时期,若身体调养不当,也易因脾肾亏虚引发相关疾病进而发展为尿毒症。
二、湿浊内蕴,瘀血阻滞
1.湿浊内蕴:脾肾亏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湿邪郁而化浊,形成湿浊之邪。湿浊内阻,影响气血运行及脏腑功能。从年龄看,各年龄段均可因脾肾亏虚出现湿浊内蕴,但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运动、居住环境潮湿等也会加重湿浊内蕴。
2.瘀血阻滞:湿浊内蕴日久,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瘀血阻滞。或者其他原因如外伤等导致的瘀血,若不能及时消散,也会阻滞经络气血。瘀血阻滞进一步影响肾脏气血运行,使肾脏功能进一步受损,加重病情发展。例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且病程较长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滞情况,进而促进尿毒症的形成。
三、外邪侵袭,诱发加重
1.风邪侵袭:风为六淫之首,常夹寒、热等邪侵袭人体。外感风邪后,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风邪可内舍于肾,影响肾脏功能。在季节因素上,春季多风,此时若人体卫外不固,易受风邪侵袭。不同年龄人群在春季都有受风邪侵袭的可能,小儿肌肤娇嫩,老年人卫外功能减弱,相对更易受影响。
2.寒邪侵袭:寒邪凝滞,易伤阳气。人体受寒后,阳气被遏,影响脾肾的温煦功能,导致脾肾阳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冬季寒冷季节,若不注意保暖,寒邪侵袭更易引发肾脏相关疾病,加重病情。对于小儿来说,冬季衣着过少等易导致寒邪侵袭;老年人阳气本虚,更不耐寒邪侵袭,容易因寒邪而诱发或加重尿毒症相关病情。
3.湿邪侵袭:长夏多湿,外界湿邪较盛,人体若处于潮湿环境或淋雨等,易感受湿邪。湿邪侵袭人体后,易困脾碍胃,影响脾肾运化水湿的功能,进而影响肾脏功能。生活在潮湿地区或长期处于潮湿工作环境中的人群,更易受湿邪侵袭,增加患尿毒症的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