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有什么表现问
肝性脑病有什么表现
-
肝性脑病表现随分期逐渐进展,一期为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易被忽视;二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等为主,有明显神经体征;三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四期神志完全丧失,不同阶段有不同症状表现及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临床需密切观察有肝病基础人群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
症状表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患者应答尚准确,但有时吐字不清且较缓慢。此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情绪异常、学习能力下降等不太典型的表现,由于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观察来识别这些细微变化。
生活方式影响:有肝病史的人群若近期生活不规律,如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会使一期肝性脑病的症状更早出现或加重。
病史影响:本身有严重肝病病史的患者,出现一期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
二期(昏迷前期)
症状表现: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用火柴棒摆图案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很常见。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视为一般精神病。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巴宾斯基征阳性等。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神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二期肝性脑病可能对其神经功能发育产生更严重的长期影响,出现认知、运动功能等多方面的发育迟缓风险增加。
生活方式影响:有肝病史者若继续不良生活方式,如大量饮酒(若患者本身是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性脑病),会进一步加重脑功能的损害,使二期症状更明显。
病史影响:有反复肝性脑病病史的患者,进入二期时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因为其脑部已经有一定的损伤基础。
三期(昏睡期)
症状表现: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存在或加重,肌张力增高,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抵抗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昏睡期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由于脑部功能受影响,影响正常的生理发育进程。
生活方式影响:肝病史患者若在昏睡期仍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会使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加重脑部的毒素蓄积,导致症状难以缓解。
病史影响:有严重基础肝病病史且多次复发肝性脑病的患者,三期时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预后相对更差。
四期(昏迷期)
症状表现: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处于昏迷期时,除了上述神经系统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完全停滞,对其未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毁灭性影响,存活者可能有严重的后遗症。
生活方式影响:肝病史患者在昏迷期若生活方式持续不健康,会加速肝脏功能衰竭,加重脑部的不可逆损伤。
病史影响:本身有严重肝病且病史较长、病情反复的患者,进入昏迷期时预后极差,抢救难度大。
肝性脑病的表现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不同分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尤其是有肝病基础的人群,一旦出现相关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