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定义肝损伤

如何定义肝损伤

2025年09月30日 15:59:37
病情描述:

如何定义肝损伤

医生回答(1)
  • 张引强
    张引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肝损伤是多种致病因素致肝脏结构功能改变按病因分药物性病毒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等诊断相关指标有血清学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及影像学超声CTMRI还有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不同人群有儿童肝损伤与遗传代谢病病毒感染等相关女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率高有基础病史人群肝损伤易复发加重生活方式中酗酒不合理用药肥胖易致肝损伤。

    一、肝损伤的定义及病因分类

    肝损伤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肝脏,致使肝脏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的病理状态。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直接毒性作用、免疫反应等机制损伤肝细胞,常见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有抗结核药、部分抗生素等。

    病毒性肝损伤:由肝炎病毒感染引发,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毒在肝内复制繁殖,激发机体免疫反应攻击肝细胞,导致炎症坏死等病理改变。

    酒精性肝损伤: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等对肝细胞产生毒性,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损伤: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错误地将肝脏自身组织当作外来抗原进行攻击,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系统持续攻击肝细胞,造成肝脏慢性炎症损伤。

    二、诊断相关指标及意义

    血清学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中,肝细胞受损时,ALT迅速释放入血,其升高常提示肝细胞有明显损伤,是反映肝细胞炎症坏死的敏感指标之一。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肝脏等组织中均有分布,肝细胞损伤时AST也会升高,若AST/ALT比值异常(如比值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线粒体受损等情况。

    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升高,提示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障碍,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等情况,反映胆红素代谢异常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关。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如脂肪肝时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细密,肝硬化时可见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等改变。

    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的细微结构变化,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肝脏占位、肝硬化、肝内血管病变等情况,对肝损伤的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损伤诊断的金标准,通过肝穿刺获取肝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坏死程度、炎症浸润情况、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可明确肝损伤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

    三、不同人群肝损伤特点及相关因素

    儿童肝损伤:可能与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等)、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可引发肝损害)等因素相关,儿童肝脏相对娇嫩,对某些药物、毒素的耐受能力较成人差,需格外关注其用药安全,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

    女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在女性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育龄女性,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因素影响免疫系统有关;同时,女性在用药时需考虑激素水平等对药物代谢及肝损伤风险的影响。

    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本身有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肝损伤易复发或加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规范治疗基础肝病,避免因其他诱因(如再次服用肝毒性药物、过度劳累等)导致肝损伤加重。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酗酒者发生酒精性肝损伤风险显著增加;不合理用药(如自行滥用药物、不遵医嘱用药等)也易引发药物性肝损伤;肥胖人群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导致肝损伤的概率升高,需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降低肝损伤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