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风名词解释

中风名词解释

2025年09月30日 10:31:35
病情描述:

中风名词解释

医生回答(1)
  • 陈燕
    陈燕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高发病、高致残和高死亡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有多种风险因素,症状表现不同,可通过控制基础病、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可用“FAST”原则早期识别。

    一、缺血性脑卒中

    定义: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发病机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逐渐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堵塞血管时,就会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栓塞多是由于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等,导致心脏内形成的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阻塞血管引起缺血。

    二、出血性脑卒中

    定义: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相应脑组织损伤。

    常见类型

    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压骤升使血管破裂所致。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会使脑血管壁弹性下降,形成微动脉瘤,血压波动时易破裂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因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常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动脉瘤可能破裂出血。

    三、风险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的概率增加,老年人是中风的高发人群。

    性别:一般来说,男性患中风的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后风险会有所上升。

    生活方式:

    饮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增加中风风险。例如长期大量摄入钠盐会使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中风发生几率。

    饮酒: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血脂紊乱,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缺乏运动:身体活动不足会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血压升高,从而增加中风风险。

    病史:

    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高压力,容易发生破裂或硬化狭窄。

    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等,增加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高血脂:血液中脂质成分升高,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四、症状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可在数秒或数分钟达到高峰,常见症状有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头晕、平衡失调等。

    出血性脑卒中:发病较急,常表现为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头痛多较剧烈,呕吐常为喷射性。

    五、预防与早期识别

    预防:

    控制基础疾病,如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使血压保持在合适范围(一般建议血压<140/90mmHg,对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建议<130/80mmHg),合理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减少钠盐、脂肪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钾、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心源性栓塞导致的中风。

    早期识别:可以使用“FAST”原则来快速识别中风,F(Face):观察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A(Arm):检查一侧手臂是否无力,能否抬起;S(Speech):判断言语是否不清,有无表达或理解困难;T(Time):一旦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及时治疗时间。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